第一节 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9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分类号: G21
页数: 2
页码: 582-583
摘要: 建区前,境内有河口采油指挥部的广播站及各公社广播站(室),时称“大喇叭”广播。建区初,境内有油田电视差转台。1984年成立河口区广播站,1988年配备农民记者,1989年起建起乡镇广播站,1994年实现村村通广播。
关键词: 新闻宣传 新闻事业 媒体

内容

建区前,境内有河口采油指挥部的广播站及各公社广播站(室),时称“大喇叭”广播。建区初,境内有油田电视差转台。1984年成立河口区广播站,1988年配备农民记者,1989年起建起乡镇广播站,1994年实现村村通广播。
  1984年6月6日成立河口区广播站,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区委宣传部。1985年3月,改为河口区广播电视管理站,性质不变,编制12人。1989年,义和镇、太平乡、新户乡、四扣乡、六合乡成立广播站。1989年12月5日,河口区广播电视管理站更名河口区广播电视局,升格为正科级单位,性质未变,编制24人。1990年5月,建立河口区电视台,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1993年3月,建河口区广播电台,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均隶属区广播电视局。1993年10月机构改革,河口区广播电视局更名为河口区广播电视中心,编制24人,隶属区委宣传部。1995年10月,又改称河口区广播电视局,实行局台合一体制。1996年2月,河口区广播电视局下设新闻部、播出部、广告部、办公室4个部室,由原来的24人增编为28人,规格未变。2000年3月,增设总编室、专题部、有线台、技术部4个部室,原广告部改为广告文艺部。人员编制增为32人。
  2000年,境内有广播站5处,广播电台1处,电视转播台4处,专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职工队伍110人,专业技术人员86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4人。新闻宣传机构固定资产达630万元,微波覆盖率达100%,新闻宣传、广播电视、采访、编播、录制,基本实现自动化。在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中涌现出郭本东、胡友文、韩荣华、张学荣、陈乃平、时云杰、刘云光、王秀水等优秀新闻宣传工作者。每年都有30余名新闻宣传工作者获省市新闻单位表彰奖励。全区新闻宣传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被省、市报社、电台、电视台多次评为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