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河口区志》 图书 |
唯一号: | 151320020210005898 |
颗粒名称: | 第四节 地方戏曲 |
分类号: | G0 |
页数: | 3 |
页码: | 576-578 |
摘要: | 1914年春天,“官地”在改名为义和庄时,老百姓从寿光县请来1个戏班子,演戏3天表示庆祝。这是河口区最早的戏剧演出。1935年春太平镇一带群众从河北省请来“洋达子”剧团,在杨家屋子东(今建设村)龙王庙前搭起戏台,举办庙会,演戏4天。1943年夏,清河区党委、行署、军区等领导汇集在老爷庙开会,耀南中学组织的青年剧社到老爷庙慰问演出大型剧目《血痕》。1945年4月,渤海军区四分区宣传队在队长丁方锐的带领下到义和庄、太平镇、老鸦嘴、郭家局子一带演出,并在郭家局子排演了京剧《打渔杀家》,四分区宣传队还和海防大队联合演出《狮子楼》,观众达1万多人。1947年春,太平镇小学教师王加蕙牵头建立奇童剧团,排演自编京剧《一斤肉》。1948年太平镇王德海组织本村的40余名青年,办起太平镇戏班,并从郓城请来武教师张百科,从沧州屋子请来文教师侯振德,排练王加蕙为庆祝济南解放而编写的剧目《活捉王耀武》及反封建迷信的京剧《童女斩蛇》等,戏班利用冬闲时,走乡串村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
关键词: | 文化艺术 文化工作 社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