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88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中医
分类号: R2
页数: 1
页码: 563
摘要: 建国后,在境内比较有名的中医有陈如杰、王子贞、王金堂、马树增、王太玉、耿安之、毛福三、郭希范、张岳斗等。陈如杰原籍利津县陈庄镇,工作于太平乡卫生院,擅长中医妇科。王子贞,新户乡人,擅长中医内科杂症。王金堂,原籍无棣县,行医于新户一带,擅长治疗脉管炎及皮肤病。马树增,原籍沾化县人,师承祖业,20世纪60年代工作于沽化县义和分院,擅长妇科及伤寒杂症。王太玉,义和王集村人,曾工作于沾化县医院,并在沾化县卫校任教,后工作于沾化县义和分院,擅长针灸及脑血管病的治疗。张岳斗,原籍沾化县人,曾被滨州地区批准,列为名中医,在当地有一定声望,70年代工作于四扣乡卫生院,擅长伤寒杂病的治疗。耿安之、毛福三、郭希范等于60年代工作于太平乡卫生院,行医于太平、新户一带,在中医内科、中医妇科方面有一定造诣。
关键词: 中国医药学 中药学 医学史

内容

建国后,在境内比较有名的中医有陈如杰、王子贞、王金堂、马树增、王太玉、耿安之、毛福三、郭希范、张岳斗等。陈如杰原籍利津县陈庄镇,工作于太平乡卫生院,擅长中医妇科。王子贞,新户乡人,擅长中医内科杂症。王金堂,原籍无棣县,行医于新户一带,擅长治疗脉管炎及皮肤病。马树增,原籍沾化县人,师承祖业,20世纪60年代工作于沽化县义和分院,擅长妇科及伤寒杂症。王太玉,义和王集村人,曾工作于沾化县医院,并在沾化县卫校任教,后工作于沾化县义和分院,擅长针灸及脑血管病的治疗。张岳斗,原籍沾化县人,曾被滨州地区批准,列为名中医,在当地有一定声望,70年代工作于四扣乡卫生院,擅长伤寒杂病的治疗。耿安之、毛福三、郭希范等于60年代工作于太平乡卫生院,行医于太平、新户一带,在中医内科、中医妇科方面有一定造诣。
  60年代初期,中医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随着各乡镇卫生机构的建立,大力发展老中医带徒,并招收一批中医学徒。建区初期,全区中医人员12人,其中院校毕业生4人,中医学徒6人,1979年从民间中医中录用2人。1990年,全区中医人员11人,其中中医师7人,中医士4人。2000年,全区共有中医人员9人,其中主治中医师2人,中医师5人,中医士2人。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