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职业高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85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职业高中
分类号: G71
页数: 3
页码: 543-545
摘要: 河口区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座落于河口城区西南隅,占地58.5亩,是一所综合职业技术学校。其前身是利津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即农技学校)。
关键词: 专业教育 职业教育 技术教育

内容

河口区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座落于河口城区西南隅,占地58.5亩,是一所综合职业技术学校。其前身是利津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即农技学校)。
  1976年9月,利津县在六合公社庙二大队南侧,创办农业技术学校,定名为“利津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学校占地400多亩,其中实验基地360亩,房屋60多间。
  是年,从农村初中毕业生和复员军人中招收农技班1个,学员60名;师范班1个,学员40名;农学班1个,学员54名;兽医班1个,学员50名。修业期为1-2年,社来社去。嗣后,附设过高中尖子班和初、高中复读班。
  学生读农结合,学校备有大型农机具4台,粉碎机、磨面机各1台,大牲畜6头,马车1辆,羊1群,猪场、鸡场各1个,菜园1个,教学仪器147件。有教职工14人,农业工人20多名。学校校长多由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和驻地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兼任。1982年,学校更名“利津县农业技术中学”(简称“农技中学”)。
  1984年10月,农技中学划归河口区,更名为河口区农业技术中学。1985年9月,学校迁往义和高中旧址。1986年始改招初中毕业生,1987年4月,农技中学更名为河口区职业高级中学。1990年7月迁入河口城区。迁址后,学校相继建造教学楼l幢,实验、办公楼1幢,师生宿舍142间。至1995年先后开设农、牧、机、电等12个专业,31个班,毕业学生903名,内设教导处、总务处、办公室、勤工俭学办公室、联合办学办公室,教职工51人,学校教学设备齐全,实习设施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2000年,区职业高中与区委党校合并为河口区职业教育中心,隶属教委管理,两套班子,一个牌子。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