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研单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83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科研单位
分类号: G3
页数: 1
页码: 524
摘要: 1998年后,河口区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实施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先后与16家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起科技合作关系,引进高层次人才32名,筛选储备科技成果260项,新上产学研结合项目38项。
关键词: 科学研究 理论 科学进展

内容

2000年,河口区有自办、联办科研单位(科研组、科研所)11处,专兼职研究人员近100名。其中规模较大的科研所有3处。
  海洋生物化工研究所
  1999年5月成立,由河口区科委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成立,人员主要由北京化工大学人员组成。对河口区的黄须菜等海洋生物资源,应用高技术,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利用。该研究所已完成黄须菜油的各种成分测定,选择了3条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工艺路线进行小试研究。
  东营河口环保材料研究所
  2000年5月成立,地点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员主要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员组成。对河口区农业及其他资源(农作物秸杆、芦苇等)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利用,以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污染物替代技术等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所主要开展“MZ秸杆纤维发泡减震包装材料量试与产业化”、“代木材料”2个项目。
  果品蔬菜储运及深加工研究所
  2000年5月成立。地点在陕西师范大学,人员主要由陕西师范大学人员组成,主要对河口区的果品、蔬菜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利用并提供相应的科技咨询、项目论证和规划。开展“冬枣贮藏保鲜及包装材料技术研究”项目。2000年,进行小试研究,已取得3个冬枣保鲜100天以上的试验方案,好果率9094以上。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