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训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81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训练
分类号: E158
页数: 1
页码: 516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民兵训练主要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以“能者为师”,利用农闲季节或战斗间隙,教会民兵熟悉手中武器和执行战斗任务。解放战争时期,民兵在驻军的帮助下,广泛开展群众性大练兵运动。训练以射击、投弹、爆破技术为主,战术训练为辅,贯彻战教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 民兵 预备役部队 民兵组织

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民兵训练主要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以“能者为师”,利用农闲季节或战斗间隙,教会民兵熟悉手中武器和执行战斗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民兵在驻军的帮助下,广泛开展群众性大练兵运动。训练以射击、投弹、爆破技术为主,战术训练为辅,贯彻战教结合的原则。
  建国初期,根据“政治教育为主,军事训练为辅”的方针,重点是普及军事知识训练。每年利用冬闲季节,由县、区、乡三级分别集中轮训民兵排长以上干部,并采取小型就地分散的方法,对民兵进行7天左右训练。基本内容是射击、投弹和利用地形地物。
  1966年后,民兵训练中断,1970年恢复。1973年以后总参谋部先后颁发两个民兵军事训练《纲要》,民兵训练进入有计划、有重点的技术、战术基础训练时期。1978年后,民兵训练开始以公社集中训练为主。
  从1981年起,对民兵军事训练进行全面调整改革。建区后,基干民兵全部集中到区里统一进行军事训练。一开始,借用临时场地组织训练。1986年区民兵训练基地建成后,民兵有了固定、配套的训练场。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