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8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建设
分类号: E158
页数: 1
页码: 515
摘要: 1941年开始,为保卫抗日根据地,各村开始组织民主基于队。1945年,9054的村建立民兵组织。1950年,境内各区乡建立人民武装组织,乡设民兵队,乡长兼任队长,书记兼任指导员,公安委员兼任副指导员,另设一专职副队长。
关键词: 民兵 预备役部队 民兵组织

内容

1941年开始,为保卫抗日根据地,各村开始组织民主基于队。1945年,9054的村建立民兵组织。1950年,境内各区乡建立人民武装组织,乡设民兵队,乡长兼任队长,书记兼任指导员,公安委员兼任副指导员,另设一专职副队长。
  195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颁布,实行普遍民兵制。18~40岁身体健康的男性公民皆编人民兵组织。其中18~25岁的政治纯洁、身体健康者编入基干民兵,余为普通民兵。各区、乡分设民兵队部,负责管理辖区内民兵。
  1958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全民皆兵”的号召,16-50岁的男女公民皆编人民兵组织。1975年,学习上海民兵工作经验,新户、太平、义和、四扣、六合5个公社均建民兵指挥部,民兵连下设民兵小分队。
  1981年,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由原来的普通民兵、基干民兵、武装基干民兵3种,改为普通民兵和基于民兵2种。是年冬,对民兵组织全面进行调整。
  1984年,全区有5个乡(镇)人武部,166个民兵连队,普通民兵6147人,基干民兵1312人,排长以上干部649人。1989年10月,组建民兵应急分队,区直100人,每乡镇50人。1991年后,贯彻国家新时期民兵预备役工作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和“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打好基础”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压缩民兵数量,改革后民兵组织的战斗力有较大的提高。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