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管理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74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分类号: F241
页数: 1
页码: 473
摘要: 1984年6月成立河口区劳动人事局,为正科级行政单位。1989年10月,劳动、人事分设。1990年5月,劳动局正式独立办公,为正科级行政单位,定编14人,内设办公室、计划调配股、工资统计股、劳动保护安全监察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下属单位有社会劳动保险处河口分处、劳动就业办公室、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劳务管理办公室4个副科级事业单位。1992年7月劳动就业办公室、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劳务管理办公室合并为河口区劳动服务公司。1993年10月机构改革,劳动局定编8人,内部未设股室,下属单位未变。1994年10月,河口区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移交劳动局,编制3人(副科级事业单位)。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劳动力 服务人员

内容

1984年6月成立河口区劳动人事局,为正科级行政单位。1989年10月,劳动、人事分设。1990年5月,劳动局正式独立办公,为正科级行政单位,定编14人,内设办公室、计划调配股、工资统计股、劳动保护安全监察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下属单位有社会劳动保险处河口分处、劳动就业办公室、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劳务管理办公室4个副科级事业单位。1992年7月劳动就业办公室、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劳务管理办公室合并为河口区劳动服务公司。1993年10月机构改革,劳动局定编8人,内部未设股室,下属单位未变。1994年10月,河口区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移交劳动局,编制3人(副科级事业单位)。1995年,增设河口区劳动监察办公室,定编3人。年底时,河口区劳动局实有工作人员46人,其中行政人员8人,事业人员38人。1997年劳动局内设办公室。1999年6月,河口区劳动局改称河口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同时,原隶属区人事局的机关事业单位保险事业处、隶属区民政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处、隶属区卫生局的公费医疗办公室移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00年3月增设河口区职业技能鉴定站,4月,劳动服务公司更名为河口区劳动就业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内部增设管理股、法制股和财务股,同时设立河口区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为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编制10人。10月,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和劳动保护检查监测职能机构移交区经贸委,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测及检测职能机构、编制和人员一并移交区技术监督局。至此,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有4个股室,6个事业单位,职工58人,其中行政人员9人,事业人员49人。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