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救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73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救济
分类号: D57
页数: 1
页码: 467
摘要: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把社会救济工作作为十大任务之一,对农村的孤老残幼、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病残或遭意外事故,以及人口多、收入少,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困难户,给予粮款救济。1956年合作化后,各社队每年对本社队的各类救济对象进行补助,救济方面多种多样,对无劳动力或人多劳力少的贫困户,年终决算补助工分,参加生产队的受益分配;对患有疾病无力医疗的贫困户,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补助现金;对老弱残疾无依无靠的贫困户,由生产队补助粮食;对生活没有依靠的孤寡老残人给以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的“五保”安置,对孤儿还给予保教的权力。除村队救济外,国家也给予一定的粮款救济。
关键词: 救灾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把社会救济工作作为十大任务之一,对农村的孤老残幼、家庭主要劳动力死亡、病残或遭意外事故,以及人口多、收入少,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困难户,给予粮款救济。1956年合作化后,各社队每年对本社队的各类救济对象进行补助,救济方面多种多样,对无劳动力或人多劳力少的贫困户,年终决算补助工分,参加生产队的受益分配;对患有疾病无力医疗的贫困户,由生产队或生产大队补助现金;对老弱残疾无依无靠的贫困户,由生产队补助粮食;对生活没有依靠的孤寡老残人给以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的“五保”安置,对孤儿还给予保教的权力。除村队救济外,国家也给予一定的粮款救济。
  建区后,区委、区政府每年都拨出部分救济款,通过走访慰问等形式对农村三无户、病灾户、残疾户、优抚对象户、社会困难户进行临时救济,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为切实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生活,1997年10月、1998年4月区政府先后实施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997年为每人每月100元,2000年提高到15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000年每人每年补足250公斤粮食或120元现金。截止2000年底,全区共有2.85万人次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共发放保障金粮折款107.7万元。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