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村级组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72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村级组织建设
分类号: D262
页数: 2
页码: 457-458
摘要: 1984年8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撤社建乡,乡(镇)辖村民委员会。村委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l—2人,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10月,河口区第一届村民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全区4乡1镇共建立村委会172个。1987年12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和《山东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河口区进行第二届村民委员会换届,172个村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选民参选率为10014。1990年3月,河口区第三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选出村委会179个。1993年12月,河口区第四届村委会举行换届选举,全区所有177个村选出村委会174个。另外三个村选举不成功由原村委会代理工作。
关键词: 河口 中国共产党 组织建设

内容

1984年8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撤社建乡,乡(镇)辖村民委员会。村委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l—2人,由村民大会选举产生。10月,河口区第一届村民委员会完成换届选举,全区4乡1镇共建立村委会172个。1987年12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和《山东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河口区进行第二届村民委员会换届,172个村选举产生了村民委员会,选民参选率为10014。1990年3月,河口区第三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选出村委会179个。1993年12月,河口区第四届村委会举行换届选举,全区所有177个村选出村委会174个。另外三个村选举不成功由原村委会代理工作。1995年12月,河口区第五届村民委员会(为与全省统一步调),按省里要求提前一年换届。全区所有177个村选举产生170个村委会,另外7个村两次选举不成功,由原村委会代理工作。1999年2月,河口区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按期换届。按新的村委会组织进行直选,全区所有178个村选举产生172个村委会,另有3个村因职数不全,组成临时村委会,有3个村因特殊原因未组织选举。1990~1999年,先后进行了第三届至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逐步实现选举的民主化、程序化、法制化。
  1991~1993年3月,有19个村达到村民自治示范标准。至1996年,全区177个村民委员会全部达到示范要求。2000年6月,河口区制定出村民自治三年规划,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行村民代表政务监督,促进村干部廉洁勤政。
  1991年下半年,河口区进行第一届居委会换届选举,选举产生河口办事处河滨路居委会和海宁路居委会。1995年12月~1996年3月,河口区第二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出河滨路居委会和海宁路居委会。1998年12月~1999年3月,河口区第三届居委会换届,选举产生河滨路居委会,海宁路居委会和中心路居委会。各居委会设主任1名,委员5名。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