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区人民政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70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区人民政府
分类号: D035.1
页数: 6
页码: 433-438
摘要: 1984年1月12日,中共东营市委以东发(1984)9号文件,提名张汝聪为河口区人民政府区长,刘玉良、袁础、王海岭为副区长,组成河口区人民政府临时领导班子。9月6—8日,河口区召开建区后首次全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区人民政府区长和副区长,河口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至2000年,历经5届。
关键词: 国家机构 建设部 国家行政机关

内容

历届区人民政府领导
  1984年1月12日,中共东营市委以东发(1984)9号文件,提名张汝聪为河口区人民政府区长,刘玉良、袁础、王海岭为副区长,组成河口区人民政府临时领导班子。9月6—8日,河口区召开建区后首次全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区人民政府区长和副区长,河口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至2000年,历经5届。
  
  
  机构设置 1984年2月,根据东营市编委东编发(1984) 006号文件《关于河口区区级党政机构设置和编制人数的通知》,区政府确定筹建16个工作部门:区政府办公室、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劳动人事局、民政局、财政局、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农业委员会、文教局、卫生局、统计局、审计局,总编制223人。1984年8月设河口公安分局。1984年10月增设交通局、供销合作社。
  1985年增设邮电局、档案局、商业局、粮食局、水产局、水利局、广播电视管理站、体育运动委员会、司法局、物价委员会办公室、农业机械管理总站、文化馆、地方史志办公室等。
  1986年设物资局、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1987年增设乡镇企业局、土地管理局、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1988年增设对外经济委员会办公室、监察局。
  1989年劳务管理工作办公室升格为正科,成立油区工作办公室,广播电视管理站改为广播电视局。
  1990年设气象局,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改为城乡建设委员会,成立环境保护局,信访办公室改称信访局,体育运动委员会改称文化体育委员会,农机管理总站改称为农机管理局(升格为正科),增设法制局、林业局、农牧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局,文教局改称教育局,劳动人事局分设为劳动局、人事局。
  1991年技术监督局升格为正科,成立盐务局。
  1993年机构改革前,区政府下属职能部门、单位共计正科级行政单位34个,正科级事业单位15个,副科级行政单位1个,副科级事业单位27个。
  1993年10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山东省县级党政机构改革实施方案》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市、区、县、乡镇机构改革的意见》精神,河口区委以东河发(1993)14号文件规定区党政机构设置,政府序列工作部门保留政府办公室、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计划生育委员会、商业贸易委员会、农业委员会、计划统计委员会、城乡建设委员会、司法局、民政局、人事局、劳动局、财政局、税务局、交通局、水利局、卫生局、审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土地管理局、乡镇企业局,共计22个。另根据山东省《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精神,区编制委员会对全区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重新进行了核定,并以东河编发(1993)11号文件公布,设正科级全民事业单位19个,其中政府序列有广播电视中心、文化体育艺术中心、驻北京联络处、技术监督站(局)、经济协作办公室、林业技术服务中心、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农牧技术服务中心、第一中学、职业高中、公路局、人民医院、机关事务管理办公室、油区工作办公室,计15个;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有地方史志办公室、油田在区人员服务办公室、经济研究中心、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安全办公室、农业广播学校、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总站、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教学研究室、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业处、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劳动培训服务中心、财税大检查办公室、住房基金管理处、税务局仙河分局、孤岛分局、水利灌溉管理处、防疫站、律师事务所、环境监测站,计24个;另有属区政府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双重领导的邮电局、黄河河务局、中国人民银行河口区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河口区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河口区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河口区支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河口支公司及环保局、盐务局、公安分局等。
  1994年3月成立河口区国有资产管理局,为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区财政局。成立河口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区农委(撤销区农委内部机构农业开发办公室)。河口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同时使用河口区劳动服务公司名称,为一个机构两个牌子。
  1995年1月,设立河口区地方税务局,为正科级行政单位。设区地方税务局孤岛分局、仙河分局,均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与区商业贸易委员会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个牌子。4月,河口区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更名为河口区财税监督检查局,原性质、隶属关系不变。6月,设立河口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办事机构设在教委。成立河口区油区物资稽查中队,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油区工作办公室。成立东营市河口区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与区民政局合署办公。河口区广播电视中心挂河口区广播电视局牌子,授权行使有关行政管理职能,不改变机构性质、编制。11月,设立河口区农业局,与河口区农业委员会合署办公。设立河口区林业局,撤销河口区林业技术服务中心。设立河口区物价局,为正科级行政机构,归河口区计划统计委员会管理。
  1996年1月,河口区计统委分设为河口区计划委员会、河口区统计局,分别为正科级行政单位。成立河口区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政府办公室。设立河口区土地监察执法中队,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土地管理局。设立河口区抗旱防汛办公室,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水利局。设立东营市河口区柽柳林场,副处级事业单位,同时设立河口区果业开发服务中心,副科级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5月,撤销区政府办公室督查办公室,成立河口区政府督查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组建河口区海洋与水产局、河口区畜牧局、河口区农业机械管理局,均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东营市环保局河口分局更名为东营市河口区环保局。河口区技术监督站更名为河口区技术监督局,区政府授权行使有关的行政职能。7月,河口区地方史志办公室升格为正科级。10月,成立河口区预算外资金管理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归财政局管理。设立河口区项目办公室,正科事业,隶属区政府。
  1997年1月,设立河口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站,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撤销河口区交通局交通稽查队。3月,河口区文化局、河口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分设,均为区政府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撤销区文化体育艺术中心。设立河口区电业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组建东营市河口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在分局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为副科级单位。7月,设立河口区油区治安联防大队,与河口区油田物资稽查中队合署办公。设立河口区地质矿产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计划委,撤销区计划委矿管办公室。成立河口区经济试验园区管理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与河口区项目办公室合署办公。河口区物价所由股级升为副科级事业单位。8月,设立河口区外国专家局,与智力引进办公室合署,副科级事业单位。
  1998年4月,河口区工业委员会更名为河口区经济贸易委员会,其他事项不变。河口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加挂河口区科学技术协会的牌子。9月,成立河口区油地结合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成立河口区海上稽查大队,为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区海洋与水产局。成立海河会计师事务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挂靠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撤销区会计师事务所、区审计事务所。成立河口区土地管理局仙河分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
  1999年1月,黄河口艺术团由股级事业单位升为副科级事业单位。2月,设立河口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区商业贸易委员会不再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的牌子,并把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职能移交给区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3月,成立河口区人民政府督查局,正科级事业单位,同时撤销河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督查局。5月,河口区劳动局改为河口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并把区人事局承担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职能、民政部门承担的农村社会保险职能、卫生部门承担的社会医疗保险职能划归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规格不变。6月,河口区海上稽查大队加挂河口区浅海滩涂治安办公室牌子。设立河口区油区工作办公室仙河管理中心,副科级事业单位。河口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由股级事业单位理顺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河口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由股级事业单位理顺为副科级事业单位。9月,设立河口区双拥办公室,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民政局。成立河口区海洋与水产研究所,隶属于区海洋与水产局,副科级事业单位。设立河口区生猪屠宰办公室,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商贸委,加挂河口区生猪屠宰稽查大队牌子。河口公安分局设立督查室,副科级行政机构。区文化局加挂河口区新闻出版局的牌子,同时撤销区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管理办公室。设立河口区芦苇开发管理办公室,副科级全民事业单位。11月,设立东营市城建监察支队河口大队一中队、二中队、三中队,均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同时撤销仙河镇镇东、镇西城建监察中队。设立河口区土地管理局孤岛分局、河口区土地开发复垦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成立河口区水土保持办公室,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水利局。12月,成立河口区招商引资办公室,并加挂河口区招商局、河口区对外经济协作局的牌子,为正科级行政机构。
  2000年3月,设立河口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审计局。河口区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的机构规格由股级事业单位升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河口区油区治安联防队更名为东营市公安局河口分局油区治安联防大队,隶属关系由河口区油区工作办公室改为东营市公安局河口分局,不再与河口区油区物资稽查队合署办公。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加挂河口区农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牌子。河口区劳动服务公司更名为河口区就业办公室。4月,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设立区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为副科级事业单位。11月,设立河口区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办公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河口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升格为正科级。设立河口区人民政府防空办公室,为正科级行政机构,与区建委合署办公。河口公安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河口公安分局刑事警察大队,均为副科级建制。设立河口公安分局海上治安巡逻大队,为副科级行政机构。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