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6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分类号: C912.2
页数: 4
页码: 414-417
摘要: 1985年1月,共青团东营市河口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共青团河口区第一届委员会,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学少部、办公室。各乡镇、办事处均成立团委,各村成立团支部。1993年7月14日,成立河口区青年企业管理者联谊会。1995年3月3日,成立河口区青年志愿者协会。1995年,团区委配备专职干部5人,建有17个基层团委,346个团支部,5181名团员。1996年,团区委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学少部、青工青农部、办公室。2000年,团区委配备专职干部5人,有基层团委18个,支部400个,团员5000人。
关键词: 社会组织 集体社会学 社会团体

内容

组织机构
  1985年1月,共青团东营市河口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共青团河口区第一届委员会,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学少部、办公室。各乡镇、办事处均成立团委,各村成立团支部。1993年7月14日,成立河口区青年企业管理者联谊会。1995年3月3日,成立河口区青年志愿者协会。1995年,团区委配备专职干部5人,建有17个基层团委,346个团支部,5181名团员。1996年,团区委内设组织部、宣传部、学少部、青工青农部、办公室。2000年,团区委配备专职干部5人,有基层团委18个,支部400个,团员5000人。
  代表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
  1984~2000年共举行团员代表大会6次。每次大会均审议通过团区委向大会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新一届团委。除团员代表大会外,团区委还结合业务工作组织召开专业会议,促进共青团工作的开展。
  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人民解放军)为主题的各种活动。
  1986年8月,召开河口区少年先锋队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河口区少先队员活动目标。先后开展“人人争当好少年”、“我爱家乡披绿装”植树活动,争当“黄河口少年新星”活动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活动。
  1991年11月,召开河口区少年先锋队第二次代表大会,确立为河口“红领巾”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目标。先后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学雷锋、学赖宁”奉献、服务活动,“黄河口十佳少年”评选活动;开展“争创黄河口跨世纪创业好少年”和“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对少先队员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和健康向上的道德教育。
  1996年10月,召开河口区少年先锋队第三次代表大会。先后开展以磨炼、生存、自立为主题的夏(冬)令营和各种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提高少先队员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服务技能和创造技能。
  至2000年,全区涌现出10个“雏鹰行动先进集体”,有20个中队组织获“国旗中队”称号,10名少先队员获“河口十佳少年”称号,50名学生获“三级雏鹰奖章”。
  主要工作活动
  建区后,每逢在重大节日组织青年开展联欢会、演唱会、歌咏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至1991年相继开展“学赖宁争做文明好少年”、“红领巾传递”、“自主中队”、“争做黄河口好少年”等专题活动。成立“学雷锋小组”520个,建立责任区320个。
  1992年10月,团区委争取资金在四扣乡三合村建设全市第一所“希望小学”。同时,当年救助河口区20名贫困学生。至1993年,全区学校团队成立劳动实践小组683个,开辟劳动实践基地726个,受市级以上表彰的闸队56个,涌现出“学赖宁金星少年”34名。
  1994年3月,团区委组织开展全区学雷锋青年志愿者奉献日活动,有50多个志愿者服务队2000余名团员青年参加,共发放宣传材料1.5万份,做好人好事5000余件,义务绿化公路1.5公里,植树214万株。年内,组织开展“希望工程”献爱心活动,全区共为希望工程捐款40515元,救助失学少年130名。
  1995年分两次发放救助款1.03万元,救助学生180名。1995年6月,组织油田、地方10所学校签署“手拉手”协议,首批100名少先队员结成“手拉手”朋友,暑假期间,区少工委举办“手拉手——黄河尾间行”夏令营。至年底,全区“手拉手”小伙伴达到1200对,辅导员60对,城乡结对学校24所。
  1996年,团区委联合区直36个部门共同举办全区“我与法”青少年法律法规知识大赛,有3000余人参加活动。3月,团区委组织区直20余支服务队到义和镇开展“文化扶贫、科技下乡”活动,共散发宣传材料6.3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8000多次,义务为20余名老人查体。组织农村青年“百万千”科技活动,成立各类青年技术协会40多个,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200余名,举办培训班150余期,扶持示范户1200多个。组织油地12所学校400名少先队员参加“手拉手——乡村行”夏令营活动。至1998年,手拉手活动结对学校25所,结对辅导员70对,结对队员2200对,队员写交友信5000余封,油田捐建手拉手图书室10个,捐书近万册,建成1支希望鼓号队和3个希望书库。
  1999年,“五四”前夕召开油地青年五四纪念大会,500名青年代表参加。7月组织团员青年召开揭批“法轮功”座谈会。年内,全面启动“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希望工程一次性救助贫困生85名,发放助学金23860元,为义和镇出版希望小学和太平乡南楼小学配备价值万余元的“三辰影库”。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广泛开展植绿护绿活动,令区5000名青年参与,共捐资万余元,植树1.2万株。筹资10万元建成工厂化无土育苗棚一个,当年育苗10万余株。建成5处农村青年科技图书站,5处农村培训基地。培训农村青年5000人次,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200名。
  2000年,团区委开展建立村团支部书记、青年星火带头人和村科技副主任“三位一体”科技推广制度,并协助义和镇建立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示范园,进行稀特蔬菜露地种植技术推广。继续开展油地少年“手拉手”活动,小伙伴达到4000对,举办暑期素质夏令营活动,成立河口区青少年维权服务中心。继续开展救助失学儿童活动,全年发动社会各界捐款18000元,救助贫困中小学生60余名,重点救助10名。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