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委组织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67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区委组织机构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390-391
摘要: 1984年1月,中共河口区委成立,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1984年7月,成立中共河口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下设信访科、检查科、审理科和办公室。8月成立区保密委员会。
关键词: 机构 工作方法 管理体制

内容

1984年1月,中共河口区委成立,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1984年7月,成立中共河口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下设信访科、检查科、审理科和办公室。8月成立区保密委员会。
  1985年5月,设立政策研究室,为副科级单位;建立中共区直机关党委;成立区委、区政府信访办公室。10月成立河口区档案局。
  1986年4月,区委统战部从宣传部分出,升格为正科级单位。5月建立区委政法委员会。
  1987年3月,设立老干部局,为正科级单位。8月,成立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并设立办公室,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委组织部。
  1989年4月,区委政策研究室改为区委调查研究室,升格为正科级,7月又改称政策研究室。
  1990年8月,设立老龄委员会办公室,与老干部局合署办公,为正科级单位。同月,党史办公室升格为正科级单位;信访办公室改称信访局,升格为正科级;成立对台工作办公室,为副科级单位,与区委统战部合署办公;设立区委机要局和保密局(撤保密委员会),均为副科级单位;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为正科级单位,与宣传部合署办公。10月,成立中共河口区委党校,为正科级事业单位。
  1991年5月,对台工作办公室加挂区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月,设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政法委合署办公,为正科级行政单位。10月,成立河口区工商业者联合会,为正科级单位。
  1993年10月机构改革,撤销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对台工作办公室、机要局、保密局、信访局、老龄委办公室。工商业者联合会改称工商联办公室,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统战部。撤销档案局,同时设立档案馆,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老干部局改称老干部工作办公室。
  1994年3月,成立河口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政法委合署办公;设立区委、区政府信访办公室,归口区委办公室管理。12月,档案馆加挂档案局牌子,实行局、馆合一体制。
  1995年1月,重新设立保密局。4月设立密码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正科级单位。5月,复设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与区委宣传部合署办公,为正科级单位。11月,设立区委、区政府信访局,为正科级行政机构,同时撤销区委、区政府信访办公室;老干部工作办公室又改称老干部局,为正科级行政机构,由区委组织部管理。
  1996年3月,撤销区委办公室机要保密办公室,改为机要局,为副科级单位;成立区委政策研究室,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委办公室。7月,设立区委督查局和区政府督查局,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分别隶属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
  1997年2月,区工商业者联合会理顺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不再隶属区委统战部;重新设立对台工作办公室,与区委统战部合署办公。5月,设立区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评委员会办公室,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委组织部。7月,设立区老年活动中心,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区委老干部局;区行政学校与区委党校合署办公。9月,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更名为区委党史研究室。
  1998年,区委统战部加挂河口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
  1999年3月,成立区委督查局,为正科级事业单位,同时撤销区委办公室督查局。11月,区委老干部局加挂区老龄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2000年8月,成立区综合信息中心,隶属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11月,区委党校与区职业高中合署办公,职业高中更名为区职业教育中心。
  2000年底,区委组成机构和单位共有20个。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