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河口区志》 图书 |
唯一号: | 151320020210005672 |
颗粒名称: | 第四节 信贷 |
分类号: | F832.4 |
页数: | 2 |
页码: | 382-383 |
摘要: | 1985年,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金融系统实行以“实贷实存、差额控制”为主要内容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其原则是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实贷实存、差额控制。1985、1986两年,是实行“实贷实存”的开始阶段,资金与计划相结合,存差行按存差计划将资金上缴,借差行按借差计划,由上级行供应资金。1987年,信贷资金实行资金与计划分开管理,人民银行不包专业银行资金,上级银行不包下级银行资金,各专业银行多方筹资,自求平衡。各专业银行的筹资渠道主要有增加存款、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借款等。1988年下半年,国家出现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从第四季度开始进行治理整顿。1989年,信贷资金治理启用直接控制手段,采取“限额管理”的办法,实行资金与规模双控,通过贷款总量控制来迫使经济降温,这一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1993年。1994后,为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和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形势的需要,各专业银行实行限额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资产负债比例按增量考核。“限额”是指令性计划,必须遵守,不得突破。如果资金来源比较充裕,符合各项指标条例和省行所核资产比例的要求,在不突破限额的情况下可增加贷款,如无限额,则不能增加贷款,如限额空余较多,但资金来源不充裕,各项指标不符合省行核定的资产负债比例要求,则不能增加新的贷款,这是一种“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河口区各专业银行在严格执行限额的前提下,积极调整资产负债比例结构,集中调度资金,扩大贷款规模,支持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
关键词: | 结算业务 金融 风险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