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粮油供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60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粮油供应
分类号: F717.5
页数: 3
页码: 305
摘要: 1953年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后,对城镇居民、国家职工和工商行业的用粮实行计划供应。人口定量供应,根据劳动差别、年龄大小和地区间的不同情况,分等级供应。1955年,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实行凭证供应。
关键词: 粮油商店 百货业 经济

内容

城镇粮油供应
  1953年实行粮油统购统销后,对城镇居民、国家职工和工商行业的用粮实行计划供应。人口定量供应,根据劳动差别、年龄大小和地区间的不同情况,分等级供应。1955年,对城镇非农业人口实行凭证供应。
  1964年设立粮油供应站,专门负责油田粮油供应。是年,非农业人口的食油定量每人每月0.15公斤。1973年,非农业人口食油定量由0.15增加到0.25公斤,国庆和春节,定量供应人口按节日每人补助食油0.1公斤。之后,节日的食油补助年年有所提高。建区后,随着油田人口和城镇人口的增加,粮油供应量逐年加大,1985年供应量987万公斤,1988年增长到1372.3万公斤。1989年1月1日起,城镇粮食供应比例为:面粉70%,大米10%,粗粮20%。1992年11月10日起,粮油价格放开(军用粮除外),供应城镇居民的粮油价格由国家定价改为国家指导价格,取消平价粮油调拨计划,放开调拨价格。粮价放开后,市场竞争激烈,国营粮店销售量大幅度下降,1993年粮店销售的粮食只有270万公斤,仅占1991年的22%。1994年6月,省政府调整粮油价格,每50公斤特一粉103一106元,特二粉94~97元,标准粉仍是60元。1995年实行地方首长负责,粮食供求地区自求平衡。为确保城镇居民供应,从12月份开始,又实行凭粮证限量供应。食油供应仍执行议价销售。1997年,粮食供应走向市场,执行市场价格。
  1985~1995年河口区城镇粮食供应情况表
  说明:1992年后取消“行业用粮”和“饲料用粮”。
  1985~1995年河口区城镇食油供应情况表
  说明:1992年后取消“各项补助”及“补助标准”。
  行业用粮供应
  行业用粮主要是饭店、宾馆、医院、糕点业、酿造业等行业用粮,从1985年开始供应。
  宾馆、饭店等行业用粮按床位和客流量,每个床位每月供应成品粮15公斤,食油o.5公斤;医院每个床位每日供应成品粮o.25公斤;糕点业和酿造业根据规模、生产量、销售量以及上级粮食部门下达的指标统筹安排。国家取消行业用粮供应后,一律改为议价供应。
  饲料粮供应
  建区后,从1985年开始供应饲料粮,品种为原粮。1986~1988年主要销售议价饲料,平价指标很少。1985~1991年6月份,计销售平、议价饲料1058万公斤。1991年下半年全部取消饲料粮供应。
  农村粮油供应
  1953年统购统销后,开始对农村缺粮户进行粮油供应。供应品种为原粮。建区后,上级每年下达农村统销指标。从1985~1991年,计供应农村统销粮食1371.3万公斤,食油o.39万公斤。1991年,农村粮油供应取消。
  1986~1990年,河口区每年都供应一次黄河民工用粮补助,由河口区河务局修防段凭东营市粮食局开出的国家粮食动支令到河口区粮食局动支。
  粮油议价销售
  建区初,工商行业用粮油,由平价供应改为仪价供应。1985年工业用粮改为议价供应。1992年后行业用粮油全部议价供应。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