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运输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56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运输业
分类号: F276.3
页数: 2
页码: 286-287
摘要: 建国前,境内交通不发达,货物运输靠肩挑、牲口驮或大轮车运载。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社队运输规模较小,能力低。70年代,生产队组织部分农民搞运输,作为增加集体收入的手段,使用的运输工具分为马车、地排车、手推车。后来,部分公社成立拖拉机站,开始使用小型拖拉机运输。
关键词: 乡镇企业 企业经济 中小企业

内容

建国前,境内交通不发达,货物运输靠肩挑、牲口驮或大轮车运载。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社队运输规模较小,能力低。70年代,生产队组织部分农民搞运输,作为增加集体收入的手段,使用的运输工具分为马车、地排车、手推车。后来,部分公社成立拖拉机站,开始使用小型拖拉机运输。1978年后,农村运输业迅速兴起,农民个人或联合购买汽车、拖拉机等机械从事运输业的逐渐增多。1985年,全区乡镇交通运输企业5户,从业人员136人,总产值270万元。1987年后,小型四轮拖拉机迅速增多,农用小型汽车开始进入农户,农民个体运输业发展速度加快。1990年,交通运输业达到1114户,从业人员1594人,总产值1867万元。1991~2000年,道路建设步伐加快,小型农用汽车普遍进入农户,汽车运输取代了小四轮拖拉机运输,并向大运输汽车发展,从事客运户数增加。2000年底,乡镇运输业有3414户,从业人员5428人,总产值23489万元。其中私营企业4028万元,个体企业19461万元。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