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网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55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电网建设
分类号: TM7
页数: 2
页码: 278-279
摘要: 1987年,为搞好滩涂开发,区财政投资15万元,对沾化电业局太平35千伏变电站进行扩建,新增容量1000千伏安,保证了全区对虾养殖及部分乡镇企业、村用电。
关键词: 电网 电力系统 输配电

内容

1987年,为搞好滩涂开发,区财政投资15万元,对沾化电业局太平35千伏变电站进行扩建,新增容量1000千伏安,保证了全区对虾养殖及部分乡镇企业、村用电。
  1990年9月15日,开始对全区四乡一镇贫困农村扶持上电,至1991年2月,完成投资68.67万元,共架设6-10千伏扶贫线44.2公里,平均每公里线路投资1.6万元。上变压器21台,容量630千伏安,扶贫26个行政村共32个自然村上电,解决6400人用电问题,实现全区村村通高压电。其中义和镇5个村,架设高压线路5.4公里,线路投资11万元;六合乡1个行政村共2个自然村,架高压线路2.5公里,投资3.1万元;太平乡10个行政村共15个自然村,架高压线10.7公里,投资16万元;新户乡10个行政村共15个自然村,架高压线25公里,投资39.7万元。
  1992年2月,投资41万元,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9.1公里,保证了福祥泵站和王集水库用电。1992年8月,投资19万元,安装河口城区海宁路灯65套,3.8公里。1994年,投资51.5万元,架设河口环城线9.8公里,解决了城区用电难问题。
  1994年?月,义胜变电站由滨州电业局转为油田6千伏转供电,成为开关站。
  1995年,全区有35千伏变电站2座,即太平变电站、义胜变电站,总投资331万元。输电线路有两条,总长56公里,其中王太线40.5公里,义胜线15.5公里。
  沾化县电业局太平变电所始建于1979年,1980年正式投入运行,有三条线路:太平线、海防线、刘鄙线,供给太平乡和新户乡一部分用户。35干伏义胜变电站始建于1991年5月,1992年3月17日正式投入运行,总投资231万元。该变电站总容量4150千伏安,有5个10干伏出口,有两条出线:郭局线、福祥线。郭局线主要供新户乡虾场、盐厂及部分农村用电,福祥线主要供北水源、王集水库、福祥泵站用电。1995年,由河口区供电公司负责统一管理的配电线路有8条,总长206.68公里。其中:福祥线全长24.5公里,郭局线全长30.22公里,太平扶贫线15.9公里,新户扶贫线12.7公里,六合线48.42公里,义和扶贫线23.9公里,义沾线41.24公里,环城线9.8公里。
  1996年,河口区供电公司接管油田转地方线和变压器43台。1997年全区有农电管理站4个,有35千伏变电站1座。1998-2000年,进行农网建设改造,共建设和改造35千伏变电站4座,建设改造35千伏线路4条,33.4公里;完成10千伏线路建设和改造18条,97公里,完成205个低压台区的建设改造,更换高耗能配变205台,10193千伏安;建设和改造o.4干伏线路219公里。累计总投资5066.58万元。形成了独立的区域供电网络,结束了河口区用电靠转供的历史。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