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粮油、食品加工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546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粮油、食品加工工业
分类号: TS209
页数: 2
页码: 272-273
摘要: 1970年,沾化县在义和公社建小型榨油厂,装95型榨油机2台,但因机器陈旧,故障迭出,生产能力低下,连年亏损,于1978年停产。1983年,义和镇建面粉厂,职工20人,1984年产值12.5万元,1985年产值4.4万元。1984年,六合乡建面粉厂、油坊和糕点厂,分别有职工8人、7人和15人,产值分别为1.4万元、3.8万元和4.3万元,1985年产值分别为5.8万元、12.5万元和5.5万元。1985年,河口区商业局建食品厂,有职工9人,产值4.4万元,1987年产值2.3万元。1985年,太平乡和四扣乡分别建面粉厂,职工为19人和8人。1986年,六合糕点厂改建为油料加工厂,有职工15人。
关键词: 河口 食品工业 工业经济

内容

1970年,沾化县在义和公社建小型榨油厂,装95型榨油机2台,但因机器陈旧,故障迭出,生产能力低下,连年亏损,于1978年停产。1983年,义和镇建面粉厂,职工20人,1984年产值12.5万元,1985年产值4.4万元。1984年,六合乡建面粉厂、油坊和糕点厂,分别有职工8人、7人和15人,产值分别为1.4万元、3.8万元和4.3万元,1985年产值分别为5.8万元、12.5万元和5.5万元。1985年,河口区商业局建食品厂,有职工9人,产值4.4万元,1987年产值2.3万元。1985年,太平乡和四扣乡分别建面粉厂,职工为19人和8人。1986年,六合糕点厂改建为油料加工厂,有职工15人。
  1990年后,由于经营管理、经济改革、资金等方面的原因,这些乡镇小型粮油加工企业陆续停产、转产或解散。区内用粮、油多由济军生产基地面粉厂、沾化县面粉厂、东营面粉厂等地调人,食品多由东营等地调入。
  1992年,新户供销社与外商合资创办新美食品有限公司,以海产品加工为主,冷藏能力100吨。1993年,固定资产达到110万元,完成产值202万元,实现利税37万元。1994年该公司上食品真空包装生产线,冷藏与食品加工相配套,公司与荣成、青岛等地联合加工、销售海产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产值138万元,利税18万元。2000年转为个体企业。
  1998年,在河口区经济试验园区建成一家股份制面粉加工企业——东营市千乘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工厂占地11200平方米,主要生产面粉和千乘系列挂面、方便面,有职工97人,资产总额670万元,具有日处理50吨小麦的加工生产能力。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860.5万元,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1409.5万元。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