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油棉加工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54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油棉加工工业
分类号: F407.81
页数: 1
页码: 270
摘要: 建区后,1984年投资170万元,在四扣村以西建油棉加工厂,为集体企业,产品主要有皮棉、短绒、卫生油、棉饼等,占地面积122360平方米,设计年生产能力为皮棉2500吨,短绒350吨、卫生油6500吨。1985年区油棉厂完成工业产值736.2万元,占区属工业产·值的98.6%,成为区属主导工业企业(1992年被定为小二型企业)。1990年后,受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棉花产量减少,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工业产值时高时低。1993年仅完成产值18.3万元,利税3万元。,1995年,经考察论证,油棉厂新上浸出油项目,主要加工黄豆,生产豆油、豆饼等。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62万元,职工67人,产值463万元(不变价),实现利税10.8万元。1996年固定资产393.7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998.4万元(现价,下同),产品销售收入976.2万元,实现利税17.1万元。1997年固定资产280.5万元,总产值415.?万元,销售收入417.7万元,利税20.9万元。1998年总产值1008万元,销售收入701万元,利税23.5万元。1999年采取“一业为主,综合发展”的路子,黄须菜籽制取共轭亚油酸项目被省计划委列为重点攻关项目。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1079.2万元,利税35.4万元。2000年10月8日成立“东营市河口银星油棉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有职工9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总资产1100万元,主要有皮棉、榨油、短绒3个车间。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4万元。
关键词: 河口 工业经济 轻工业

内容

建区后,1984年投资170万元,在四扣村以西建油棉加工厂,为集体企业,产品主要有皮棉、短绒、卫生油、棉饼等,占地面积122360平方米,设计年生产能力为皮棉2500吨,短绒350吨、卫生油6500吨。1985年区油棉厂完成工业产值736.2万元,占区属工业产·值的98.6%,成为区属主导工业企业(1992年被定为小二型企业)。1990年后,受国家政策等因素影响,棉花产量减少,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工业产值时高时低。1993年仅完成产值18.3万元,利税3万元。,1995年,经考察论证,油棉厂新上浸出油项目,主要加工黄豆,生产豆油、豆饼等。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62万元,职工67人,产值463万元(不变价),实现利税10.8万元。1996年固定资产393.7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998.4万元(现价,下同),产品销售收入976.2万元,实现利税17.1万元。1997年固定资产280.5万元,总产值415.?万元,销售收入417.7万元,利税20.9万元。1998年总产值1008万元,销售收入701万元,利税23.5万元。1999年采取“一业为主,综合发展”的路子,黄须菜籽制取共轭亚油酸项目被省计划委列为重点攻关项目。1999年实现销售收入1079.2万元,利税35.4万元。2000年10月8日成立“东营市河口银星油棉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有职工9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余人,总资产1100万元,主要有皮棉、榨油、短绒3个车间。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365.4万元。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