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产开发与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49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水产开发与养殖
分类号: S96
页数: 1
页码: 234-235
摘要: 境内滩涂开发和海水养殖始于1985年。是年在郭局近海开发滩涂5000亩,以养殖对虾为主。 境内淡水养殖主要为池塘养鱼。
关键词: 水产养殖 人工养殖 水产品

内容

滩涂开发与养殖
  境内滩涂开发和海水养殖始于1985年。是年在郭局近海开发滩涂5000亩,以养殖对虾为主。1986-1987年,在郭局开发虾池4500亩,新户北开发虾池1000亩,四扣乡在挑河开发虾池5000亩。1988年养殖l万亩,产对虾510吨。1990年以后,受虾病流行和市场价格偏低的影响,对虾养殖滑坡。1992年养殖对虾5000亩。1993年开始采取净水、消毒、低投入、封闭式生态养殖。1994年新增虾池5000亩,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5万亩。1995年改革经营措施,以乡村开发为主,滩涂开发达到3.25万亩。同时开展以贝类为主的浅海养护。其方法是在浅海海域定木桩,将部分水面圈起来,确定为养护区,防止渔民乱采、乱捕,以此保护资源。1998-2000年,开展招商引资,滩涂开发利用养殖面积达到5.7万亩,主要开展卤虫养殖,该项目的开发外来投资者很多,大面积滩涂开始得到开发利用。
  淡水养殖
  境内淡水养殖主要为池塘养鱼。1984年,六合乡开始利用自然坑塘养殖660亩,总产13吨.带动了全区淡水养殖的发展。1986年3月,六合乡投资20万元,兴建占地300亩的鱼种场,从事各类鱼种的繁育工作。1987年,河口区第二养殖公司兴建罗非鱼场和罗非鱼越冬保种场,引进优质罗非鱼养殖。1988年,六合乡鱼种场在培育草鱼、鲤鱼、鲫鱼、花白鲢鱼种的基础上,又引进建鲤、淡水白鲳等鱼种,当年养殖面积4000亩,总产155吨。1993年,义和镇利用农业开发资金建成渔农结合高产高效鱼池225亩,六合乡开发河蟹养殖50亩,均取得了较好效益。1995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5000亩,总产1886吨。2000年,淡水养殖面积发展到3.1万亩,产量7060吨。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