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林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49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林场
分类号: S72
页数: 2
页码: 224-225
摘要: 第五节林场包括:河口柽柳林场、国营孤岛林场等
关键词: 林木 造林 育种

内容

河口柽柳林场
  1995年11月30日,东营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组建全国最大的柽柳林场——东营市河口柽柳林场,同年12月29日柽柳林场在仙河镇挂牌成立。该林场为区属地方国有林场,为副处级全民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内设办公室、林场管理科、林业公安派出所、林场科研所、多种经营办公室5个科室,定编10人。林场位于河口区东部,西以黄河故道为界,南至河仙路及新渭东河,东、北两面临渤海,辖区面积96.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74.01万亩,非林业用地22.79万亩。林业用地中,柽柳林26.4万亩,用材林(主要为刺槐)1.5万亩,宜林荒地46.11万亩。非林业用地中,农田9.64万亩,水面3.26万亩,滩涂9.89万亩。林场的建设纳入《河口区“九五”经济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500万亩柽柳林开发建设规划》,以营造柽柳林为主,辅以其它林种,实行乔、灌、草结合,加强对柽柳和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维护黄河三角洲这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林场规划为沿海防护林区、柽柳封育区、海港风景区、狩猎区、公路海堤绿化区、用材林区、农田林网区等7个经营区,规划面积83.65万亩。在林场内交通要道路口设有永久性标牌,建有暸望台、检查站、防火线、围墙等监视、防护设施,并设立界桩。林场内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柽柳林场内的面积40.5万亩。1998年,经东营市人民政府批准,柽柳林场进行林业分类经营,成为生态公益型林场。
  国营孤岛林场
  1950年,该地区有孤岛自然林场,由垦利自然林场的林业管理站管理,1954年改为惠民专署孤岛林场,由垦利县林垦局及惠民专署林垦局孤岛分局领导。1955年,开始人工造林,当年造林100亩。1957年,经省批准建立国营孤岛林场,并划定四至(南至甜水沟、西至神仙沟、东与黄河农场交界),总面积81.67万亩,有疏林20万亩。总场迁址于建林村北,下设4个林业站,当年造林1668亩。1958年划归省林业厅直接领导,开始筹建机械化林场,作为全省矿柱林基地。1959年开始调入林业机械,借调黄河农场职工300名,清理残林地,进行人工造林,是年造林3500亩。1960年,经省委批准组织的5个造林团与国家外贸部门组织的机耕队造林8万亩。团省委从8个地区调集3507名青年来场安家,将孤岛林场改为共青团林场,并代管林场建林、西宋2个农村人民公社,下设中林、新建、保林、北站、四号桩5个分场。同年3月9日,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视察孤岛,亲自在护林村西头栽下几棵小叶杨并为林场题词。是年底,林地面积达到10.14万亩。1962年,林场面积67万亩,其中林地6.3万亩、苗圃1800亩、农田27.26万亩、宜林地2万亩,其他31.26万亩。1964年,恢复孤岛林场名称,总场迁址于护林南。1966年2月,孤岛林场归垦利县领导。4月将林场移交济南军区军马场,时有职工800人、拖拉机20台、汽车10辆、收割机5台、土地28万亩(含林地11.15万亩)。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