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工农共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47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工农共建
分类号: TE687.2
页数: 1
页码: 203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口境内油田与地方实行工农共建。1984年建区后,工农共建坚持“地上服从地下,地下兼顾地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1990~1995年,共召开工农共建座谈会53次,采取一个油田单位带动一个村的办法,结成工农共建对子28对。年内,地方共为支援油田建设派出劳动力22800余人次;油田支援地方建设物资、款项共计167.8万元,柴油、原油77吨,修建水库2.3万立方米,公路7000米,并为义和、太平两乡镇共14个村安装自来水管线。居住在城区北部的四扣乡二吕村与河口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组成共建对子。二吕村组织闲散劳力组成劳务队,帮助井下处理因油井作业造成的原油污染问题,组织运输队、建安队,为油田生产服务。井下作业大队帮助二吕村开发苇田2000亩,二吕村仅苇子一项年收入达3万元。
关键词: 河口 石油 安全管理

内容

20世纪70年代开始,河口境内油田与地方实行工农共建。1984年建区后,工农共建坚持“地上服从地下,地下兼顾地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1990~1995年,共召开工农共建座谈会53次,采取一个油田单位带动一个村的办法,结成工农共建对子28对。年内,地方共为支援油田建设派出劳动力22800余人次;油田支援地方建设物资、款项共计167.8万元,柴油、原油77吨,修建水库2.3万立方米,公路7000米,并为义和、太平两乡镇共14个村安装自来水管线。居住在城区北部的四扣乡二吕村与河口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组成共建对子。二吕村组织闲散劳力组成劳务队,帮助井下处理因油井作业造成的原油污染问题,组织运输队、建安队,为油田生产服务。井下作业大队帮助二吕村开发苇田2000亩,二吕村仅苇子一项年收入达3万元。
  1996~2000年,为沟通企地联系,加强油地关系,走访油田单位43次。召开各种工农座谈会、联席会18次,调处工农矛盾纠纷205起,协调各类赔偿资金920余万元。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