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44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分类号: F203.9
页数: 2
页码: 186-187
摘要: 1985年开始商标注册工作,1986年河口区开始规范广告管理工作,根据《广告法》设置广告管理档案,制定广告印刷、使用、管理、登记、发布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手续。
关键词: 河口 工商行政管理 商标

内容

商标管理
  1985年开始商标注册工作,至1989年,先后注册的商标主要有:河口区农副产品外贸出口加工厂生产的罐头注册为“黄河口”,河口区工艺美术陶瓷厂生产的日用陶瓷注册为“东河”,东营仙河制药厂生产的药品注册为“仙河”,东营市河口区荣华服装厂生产的西服、礼服注册为“迷鲁”,济军生产基地酒厂生产的白酒注册为“欣马”,滨海饮料食品厂生产的食品饮料注册为“仙岛”,生产的可乐汽水注册为“仙潮”,东营市河口区制鞋厂生产的鞋靴注册为“瑞君”,三木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饮料、豆制品制注册为“三木”,孤岛采油厂农工商公司油漆厂生产的油漆、涂料稀释剂注册为“石伟”,钻井劳务公司二分公司生产的保温导热材料注册为“胜涂”,桩西采油厂农工商公司工副业一公司胜利电缆厂生产的电线注册为“桩西”,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河口劳动服务公司生产的蓄电池注册为“人海口”,济军生产基地生产的方便面、面条、面粉注册为“军绿”等。1989年7月,“迷鲁”牌西装获山东省首届个体私营产品展览会三等奖。
  1990~1995年,对河口区境内出现的假冒商标进行了7次专项检查,共查处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标识、装潢、包装纸袋12万张。同时,设置商标管理档案,制定商标注册、印制、使用、管理、登记制度,确定商标印制单位1个。
  1996~2000年,加强商标监管工作,开展商标专项检查,共查处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案件5起,罚款1.2万元,违法金额10万元。完善10个商标档案,健全商标注册印制、使用、管理、登记制度,确定商标印制单位2家。全区共注册商标54件。“石伟”商标被评为东营市著名商标。
  广告管理
  1986年河口区开始规范广告管理工作,根据《广告法》设置广告管理档案,制定广告印刷、使用、管理、登记、发布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手续。
  1987~1995年先后查缴虚假房外广告5.6万张,查处违法违章案件126起,确定广告印刷单位1个,兼营广告业务单位1个。
  1996~2000年,根据省、市工商局加强广告专项治理工作指示,对医疗药品、户外广告、注册商标专卖店、专修店名称、非法印刷品广告进行6次专项检查,先后查缴非法印刷品12万张,清理非法户外广告匾、不规范店堂广告牌1378块(9处),查处违法违章案件40起。对电视广告进行登记和规范,发展 1996~2000年,加大打击误导、行政壁垒、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私货交易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共开展农用生产资料市场、煤炭市场、节日市场、夏季饮料市场、副食市场等市场检查86次,处理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638起,罚没款104万元,其中万元以上案件34件,捣毁制假黑窝6个,查处假冒伪劣商品冒充值60万元,查处走私摩托车5辆,假冒化肥、农药、种子295吨,假冒名优酒7147瓶,假冒名优卷烟62箱,各种饮料15760瓶(袋),伪劣皮鞋、旅游鞋1600双,伪劣副食品859公斤,伪劣LD、CD、录像带133张(盘)。查处非法收购粮食9吨、棉花18吨。
  1999年6月成立河口区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台,并开通“12315”投诉举报服务专用电话4部。至2000年,共接受各类消费者投诉举报960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万元,赔偿消费者经济损失5万元。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