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计划编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43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计划编制
分类号: F211
页数: 3
页码: 171-173
摘要: 1984年,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全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年度计划转向中、长期计划,逐步建立以五年计划为主,中、长、短期计划相结合的计划体系。
关键词: 河口 国民经济计划 年度计划

内容

年度计划
  1985年,市计委下放部分计划管理权、基建审批权、物资分配权、利用外资权,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主要对农副产品收购、调拨量和10种工业品生产实行指令性计划。农业重点压缩棉花生产,增种其他经济作物;工业生产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活跃城乡市场。1986年严格计划管理,坚持推进改革、深入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按照保证重点,适当照顾一般的原则,集中力量搞好重点生产和建设。1988年,贯彻落实“经济要稳定增长,改革要深入”的经济工作方针。1989年认真贯彻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紧紧围绕压缩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压缩非生产性建设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保重点项目、农业基础建设。1990年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经济。推进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整顿经济秩序,积极发展林、牧、水产业。大力发展资源型项目适销对路的工业品。
  1991年,计划工作坚持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力量保证“七五”续建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制定优惠政策,简化利用外资项目审批手续,为三资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搞好农业开发,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组织好市场供应,安排好人民生活;发展教育、科技各项社会事业。1992年,针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利用外资工作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部分工业原材料紧缺等问题和困难,重点突出产业结构调整,保粮促棉上企业、增加社会有效供给;优化投资结构,发展第三产业。1993~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新的计划管理体系;转变以中长期为主体的计划体系,加强对经济走势的监测与预警、预报,建立计划、金融、财政相互配合制约机制;农业搞好科技兴农,狠抓农业综合开发,集中建成一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项目;保护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实施“科技兴区”,创造“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1996年,计划工作重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积极推进两个中心,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经济总量,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工业增量增效,开展“第二次创业”,确保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1997年,坚持“工业强区、农业富民、企地结合、城乡一体”的总体战略,强化农业基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搞好企业结构调整重组和优化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整体推进,实施重点突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998年,国民经济重点放在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适当调整粮食和经济作物比例,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壮大工业整体实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1999年,实施“工业强区”和“科教兴区”战略,培植主导产业,壮大工业整体实力,全面提高第三产业,逐步摆脱财政收入结构单一、依赖油田的现状。2000年计划工作主要是抓好“九五”期间各项重要指标的综合平衡和年度计划的全面完成;全面调研、起草、编定“十五”规划,做好宏观调控的准备工作。
  重点项目
  河口区承担的国家计委二、三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项目主要有2万亩棉田开发和8千亩林果项目。
  2万亩棉田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50万元,全部到位;省投资60万元,到位资金44万元。实际完成投资额605万元。1991年10月份动工实施,1992年11月省计委组织专家代表国家验收评比,被评为优秀工程。
  8干亩林果项目。计划投资40万元,到位资金2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01.55万元。1993年4月份动工实施,1994年春栽种果树。根据省计委关于下达国家计委第二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回收资金42.5万元,偿还资金75万元,返还资金45万元,用于《新户乡河蟹养殖开发项目》和《四扣乡刘坨肉鸡饲养综合示范场建设项目》;争取资金40万元,用于《河口区太平乡水产品加工项目》建设。
  其他项目
  1996~1998年,集中考查、论证经济性建设项目70个。其中编报、批复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六合六顺沥青厂建设项目》,《四扣乡刘坨肉鸡饲养综合示范场建设项目》,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议书3个:《节水农业》、《造林间作》和《韩家水库》,《新户渤海水产综合开发基地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口区经济适用住房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口区植养桑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口区新户乡水产品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万亩对虾高产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河口区35万亩浅海文蛤增殖项目研究报告》,《河口区农业灌溉节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市计划批复项目3个,即:由省计委批复省级财政资金200万元《河口区李坨水库工程项目》、由省计委批复省补助资金130万元《中和堂水库工程项目》和《河口区新户水库工程项目》。争取资金106万元,用于沾利河河口段疏浚治理工程项目。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