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桩西油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40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桩西油田
分类号: P618.13
页数: 2
页码: 151-152
摘要: 1979年5月发现桩西油田,隶属桩西采油厂,位于河口区滨海地区东北部,是一个具有四层结构的潜山披覆构造油藏,四层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第三系披覆构造,四层构造均含油气,而主要储量集中在下古生界潜山,具有含油层次多、储集类型复杂、单井产量大、原油质量好,但构造和储集条件、油气藏类型特别复杂的特点。1977年海滩地震勘探发现桩西构造,同年12月开钻第一口探井——桩82井,1979年5月,该井在下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试油获日产30吨的工业油流,从而发现桩西油田。桩西油田自1979年第一口井出油到1987年一直处于勘探阶段,其中1983年3月8日,桩古10井用62毫米油嘴求产,仅8小时30分,共喷出原油1379吨,天然气13.6万立方米。至1984年,桩西油田共发现千吨井7口。1987年下半年,沙河街沙二段桩45-1块、东营组桩104块和馆陶组桩106块相继投入开发。1995年,产油39.4万吨。
关键词: 河口 油气勘探 开发

内容

1979年5月发现桩西油田,隶属桩西采油厂,位于河口区滨海地区东北部,是一个具有四层结构的潜山披覆构造油藏,四层结构自下而上分别为太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第三系披覆构造,四层构造均含油气,而主要储量集中在下古生界潜山,具有含油层次多、储集类型复杂、单井产量大、原油质量好,但构造和储集条件、油气藏类型特别复杂的特点。1977年海滩地震勘探发现桩西构造,同年12月开钻第一口探井——桩82井,1979年5月,该井在下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试油获日产30吨的工业油流,从而发现桩西油田。桩西油田自1979年第一口井出油到1987年一直处于勘探阶段,其中1983年3月8日,桩古10井用62毫米油嘴求产,仅8小时30分,共喷出原油1379吨,天然气13.6万立方米。至1984年,桩西油田共发现千吨井7口。1987年下半年,沙河街沙二段桩45-1块、东营组桩104块和馆陶组桩106块相继投入开发。1995年,产油39.4万吨。
  2000年,桩西油田有油井84口,开井70口,年产油12.3176万吨,有水井68口。累计产油277.5万吨,天然气445.9万立方米。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