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效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39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效益
分类号: S27
页数: 2
页码: 136-137
摘要: 河口区引黄灌区分东、西两片。西片自利津县王庄引黄闸引水,通过王庄二干至福祥泵站,设计引水20~25立方米/秒,1987年后年引水4000~5000万立方米。东片以西河口扬水站(船)为主,设计引水25立方米/秒,提引之水由河滩引渠分两路,一路至利津县罗家屋子引黄闸过堤(1994年以前为虹吸管)入河口地境,另一路由神仙沟引黄闸过堤。以上两引水渠道经孤北、孤东,供河口区东部乡镇、济军生产基地和胜利油田孤岛、孤东、桩西3个采油厂等单位用水。
关键词: 河口 黄河 效益

内容

河口区引黄灌区分东、西两片。西片自利津县王庄引黄闸引水,通过王庄二干至福祥泵站,设计引水20~25立方米/秒,1987年后年引水4000~5000万立方米。东片以西河口扬水站(船)为主,设计引水25立方米/秒,提引之水由河滩引渠分两路,一路至利津县罗家屋子引黄闸过堤(1994年以前为虹吸管)入河口地境,另一路由神仙沟引黄闸过堤。以上两引水渠道经孤北、孤东,供河口区东部乡镇、济军生产基地和胜利油田孤岛、孤东、桩西3个采油厂等单位用水。全区东、西灌区总引水能力45~50立方米/秒。引黄灌溉逐年发展,1985年仅能灌溉2.5万亩,1990年达到8万亩。20世纪90年代后,增修和调整了引水渠系,增大了引水能力,年均引水2.1亿立方米,1991年引水达到2.9亿立方米,除供油田用水外,对农田灌溉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区实灌面积1995年达到15万亩,复灌面积25万亩。2000年实灌面积16.3万亩。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