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36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自然变动
分类号: C92
页数: 1
页码: 102
摘要: 解放前,河口境内天灾人祸频繁,人民生活困难,人口生产一直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状态。解放后,人民生活逐年改善,医疗条件逐渐提高,人口生产呈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态势。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口出生下降,死亡率上升,呈现负增长。
关键词: 河口 人口 情况

内容

解放前,河口境内天灾人祸频繁,人民生活困难,人口生产一直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状态。
  解放后,人民生活逐年改善,医疗条件逐渐提高,人口生产呈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态势。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口出生下降,死亡率上升,呈现负增长。
  1962年后,人民生活逐步好转和提高,人口出生率直线上升。1970年,境内人口出生率达到39.21%0,死亡率为9.27‰,自然增长率为30.3‰,形成建国后第二个人口增长高峰。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展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人口生产呈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趋势。1985年全区出生人口1031人,出生率7.6%0;死亡620人,死亡率4.68‰;自然增长人口411人,自然增长率为3.03‰。1995年全区出生人口2193人,出生率12.67‰;死亡641人,死亡率3.72‰;自然增长人数1552人,自然增长率8.96‰。2000年,全区出生人口为2847人,出生率15.6‰;死亡679人,死亡率3.58‰;自然增长人数2168人,自然增长率11.43‰。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