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3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土壤
分类号: S155
页数: 5
页码: 76-80
摘要: 根据2000年河口区土壤普查资料,全区辖区土地总面积213879公顷,其中土壤总面积136161.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7%。境内土壤以黄河沉积泥沙为主要成土母质,发育于退海之地,成土年龄晚,受海洋作用强烈,具有土体厚、类型少、盐化程度重、矿物养分含量高的特点。据调查,河口区境内共有2个土类,3个亚类,8个土属,59个土种。
关键词: 河口 土壤类型 分类

内容

土壤类型及特征
  根据2000年河口区土壤普查资料,全区辖区土地总面积213879公顷,其中土壤总面积136161.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3.7%。境内土壤以黄河沉积泥沙为主要成土母质,发育于退海之地,成土年龄晚,受海洋作用强烈,具有土体厚、类型少、盐化程度重、矿物养分含量高的特点。据调查,河口区境内共有2个土类,3个亚类,8个土属,59个土种。
  潮土土类:面积53757.72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25.13%。主要分布在境内西部和南部,因受潜水作用而形成,地下水埋藏浅。成土过程主要是潮化过程,颗粒粗细不同,土壤剖面中的质地层次复杂多样。有潮土和盐化潮土2个亚类,6个土属,35个土种。
  潮土亚类:面积5943.59公顷,占潮土土类总面积的11.06%。主要分布于沿黄河故道两侧的河滩高地、缓岗和潜水位较低地区。在境内西部、南部、东部都有分布。其表层质地多为轻壤和中壤,土体构形多为厚粒型,本身养分量较高,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属本区土质较好的一类土壤。该亚类又分为砂质、壤质、粘质滨海潮土3个土属。砂质滨海潮土土属,面积3325.75公顷,占潮土亚类总面积的55.96%,共有2个土种,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及两岸附近地区,为黄河决口泛滥或改道的急流区;壤质滨海潮土土属,面积2206.15公顷,占潮土亚类总面积的37.12%,共有3个土种,分布于黄河故道两岸较远地带,为黄河决口泛滥缓流沉积而成;粘质滨海潮土土属,面积411.69公顷,占潮土亚类总面积的6.93%,共有2个土种,主要分布于低洼地区,由黄河泛滥的滞留沉积而成。
  盐化潮土亚类:面积47814.13公顷,占潮土土类总面积的88.94%。盐化潮土是潮土与盐土之间的过渡类型,与潮土亚类镶嵌分布,多位于浅平洼地边缘和微斜平地之中,重盐化潮土与盐土接壤,境内西部、南部有较大分布,该亚类中轻度盐渍化的土壤,绝大部分为农田,可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该亚类分壤质、粘质、砂质氯化物滨海盐化潮土3个土属。砂质氯化物滨海盐化潮土,面积9916.11公顷,占盐化潮土亚类的20.74%,共有6个土种;壤质氯化物滨海盐化潮土,面积37371.44公顷,占盐化潮土亚类的78.16,共有14个土种,多由漫流或静水沉积淤淀而成;粘质氯化物滨海盐化潮土,面积526.58公顷,占盐化潮土亚类的1.1%,共有8个土种,主要分布于远离黄河的低洼地带,为黄河泛滥时的稳流区。
  盐土土类:面积82403.97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74.87%。主要分布于近海,地形低平,潜水位高,矿化度大,含盐量高。顺海呈带状分布,在境内新户、四扣、河口办事处、仙河、孤岛等乡镇分布较大,与潮土类中的盐化潮土相互穿插,地面植被以黄须菜、马绊草等盐生植物为主。表层质地多为轻壤和沙壤,兼有中壤和重壤,土体构型多为厚砂层。该土类在境内只有滨海潮盐土1个亚类,含滨海氯化物潮盐土和滨海滩地潮盐土2个土属,18个土种。其中滨海氯化物潮盐土土属,面积35513.97公顷,占盐土土类面积的43.1%,共有12个土种,主要分布于地面高程3.5米以上地区,已脱离海潮影响,地貌类型大部为微斜平地,自然植被主要有芦苇、马绊草、黄须菜、茅草、蒿子等,含盐量较高,作物不能生长;滨海滩地潮盐土土属,面积46890公顷,占盐土土类面积的56.9%,主要分布于地面高程3.5米以下地区,是由黄河泥沙沉积后,又经海潮多次侵渍而成的一种土壤,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受海潮影响较大,土体含盐量高,而且上下层变化不大,植被稀疏,大部分为光板滩地,只在低洼处散生有黄须菜等耐盐生植物。
  土壤物理性状
  其主要表现在土壤质地、土体构型、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等方面。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性状,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本区表层土壤质地主要为砂质和粘质,以砂质为主,其中粉砂壤土占很大面积,约占土壤总面积的3016。其特点是结构松散,粒间毛管孔隙度大,毛管性能强烈,易于土壤的水、盐垂直运动,保水保肥能力差,土质瘠薄,不耐旱,易于返盐。这是全区土壤肥力低和易发生盐渍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土体构型:土体构型是土壤外部形态的基本特征,土体构型不仅制约着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盐分的运行,也影响着土壤的农业生产特性。土体构型以砂质较多,呈粒状结构,颗粒大小均匀,毛管孔隙保存完好,毛管水运行迅速,地表蒸发的水分能较快得到补偿,毛管水上升快且高,比较易于积盐。
  土壤容重:在田间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干土重称土壤容重。土壤容重的大小与土壤质地、土粒排列方式和有机质含量多少有关。所以土壤容重是土壤结构、孔隙度和土壤松紧程度的综合反映。全区砂壤耕层平均容重为1.28克/立方厘米,轻壤1.28克/立方厘米,中壤1.26克/立方厘米,重壤1.23克/立方厘米,粘土1.25克/立方厘米。土壤容重偏高,较为紧实,有机质含量少,对农作物生长不利。通过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松紧程度和通气状况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
  土壤孔隙:土壤孔隙是土壤水分与空气的通道和贮存所。土壤中孔隙的大小与多少,直接影响着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变化与供应状况,和农业生产的关系非常密切。孔隙度过小,对农作物生长不利。根据土壤普查结果统计,砂壤总孑L隙度平均50.7%,变幅40~53.2%;轻壤平均50.3%,变幅42-45%;中壤平均52.2%,变幅45.8~57,3%;重壤平均51.9%,变幅45.3~56.8%;粘土平均52.4%,变幅46~55.6%。可以看出,本区土壤的各种孔隙配合比例基本合理,但变幅较大。说明通过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可以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这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的重要措施。
  土壤养分状况
  本区土壤中缺乏有机质,普遍缺氮,严重缺磷,氮、磷比例失调,钾较为丰富。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最重要的组成物质,也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境内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1.06%,最低0.06%,最高3.27%。其中有机质含量<0.6%的面积25009公顷,占土壤面积的18.4%;0.6一0.8%的面积13004公顷,占土壤面积的9.55%;0.8一1.0%的面积40512公顷,占土壤面积的29.75%;1.0-1.5%的面积55349公顷,占土壤面积的40.65%;>1.5的面积2287公顷,占土壤面积的1.68%。总的来看,全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这是制约农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和豆科作物,实行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采用科学的耕作管理措施,控制与调节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氮素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平均0.064%.最高0.196%,最低0.011%。碱解氮含量平均34ppm(百万分之一),最高79ppm,最低10ppm。其中土壤碱解氮<30ppm的面积77121公顷,占土壤面积的56.6%;30一45ppm的面积51152公顷,占土壤面积的37.6%;45~60ppm的面积7527.8公顷,占土壤面积的5.5%,>60ppm的面积361.5公顷,占土壤面积的0.27%。
  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土壤中全磷含量比较丰富,但由于土壤磷素易被固定,释放率不高,速效磷含量较低,普遍增施磷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土壤中全磷含量平均0.11%,最高0.14%,最低0.055%。速效磷含量平均4.82ppm,最高31.7ppm,最低2.4ppm。其中速效磷<3ppm的面积44934公顷,占土壤面积的33%;3~5ppm的面积65673公顷,占土壤面积的48.2%;5—10ppm的面积24148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17.7%;10~15ppm的面积895.6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66%,>15ppm的面积511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38%。
  速效钾含量: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比较丰富,含量平均109ppm,最高200ppm,最低36ppm。速效钾在土类中的分布规律与土壤的盐化程度相适应,盐化程度越高,钾的含量越高。其中速效钾>50ppm的面积461.5公顷,占土壤面积的0.34%,50~100ppm的面积18319公顷,占土灌面积的13.45%;100~150ppm的面积55537公顷,占土壤面积的40.8%;>150ppm的面积61844公顷,占土壤面积的45.4%。
  由于全区砂壤、轻壤土面积很大,土壤的保肥性能较差。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镶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保肥性能,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目前条件下大量增施氮肥、磷肥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开辟氮、磷肥源,增加化肥投入,提高粮棉产量。同时,有计划地种植绿肥、牧草,广开饲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增加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是发展本区农业生产的战略措施。
  土壤盐分含量与分布
  境内盐化面积为129405.69公顷,占总可利用面积的95%,其中不能利用的重盐化面积103175.97公顷,占总可利用面积的75.8%。其中:
  境内一立方米土体含盐量小于0.1%的非盐化土面积6756.07公顷,占总可利用面积的4.96%,主要分布于黄河故道两岸,义和镇大英、东韩村,太平乡韩家村等。
  含盐量在0.1一0.2%的轻盐化土面积13632.82公顷,占总可利用面积的10.01%,分布于黄河故道北部两岸,六合乡西崔、梅家等村,四和乡坨子、东劝学等村,义和镇五一、宝一、大山、七顷一带及小河片,寿光、小围子、六项五一带,太平乡胜利、建设、西华、仁义等村,新户乡老鸦、东鲍井、南李及麻郭、东华片,三义、兴合片等。
  含盐量在0.2一0.4%的中盐化土面积12596.9公顷、占总可利用面积的9,25%,分布于济军生产基地三、十二分场,六合乡六合村、前沟、后沟,义和镇大牟、博兴、北大屋子、同合等村,太平乡双胜、坝上、太二、联合等村,新户乡盐山、北李等村及仙河镇镇东片。
  含盐量在0.4一0.8%的重盐化土面积21049.6公顷,占总可利用面积的15.46%,分布于济军生产基地七分场、十一分场、十分场;六合乡东崔、老庙村,四扣乡新建、三合村,义和镇草场、前夹、薄家村,新户乡北楼,太平乡东风等村。
  含盐量在0.8-2.0%的盐土面积35611.5公顷,占总可利用面积的26.15%,分布于四扣乡、六合乡境内,新户乡北部及义和水库、孤河水库、孤北水库附近。
  含盐量大于2.0%的重盐土面积46514.87公顷,占总可利用面积的34.16%,分布于河口区北部、东北部沿海滩地。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