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299
颗粒名称: 序言
页数: 2

内容

盛世修志,功在当代,惠及后世。新世纪之初,首部《河口区志》即将问世,我们感到由衷地高兴。这是河口区文化建设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可喜可贺!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河.口境域为退海之地,形成的历史仅有百余年,有人居住的时间更短。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勤劳智慧的河口人民世世代代历尽艰辛,建村立业,把这一片荒凉之地建设成物阜民丰的文明之乡。20世纪70年代初,河口地区开始大规模的石油开发会战,成为世人瞩目的聚宝盆,石油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河口区成立以来,全区人民在历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团结奋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21世纪后,各项工作又迈出了新的步伐。2001年,全区地方国内生产总值9293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398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139万元,财政收入15228万元,连续17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8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31.8亿元;年末各类险种承保额132.7亿元;教育卫生走在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3元。
  新世纪之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环境的挑战更加严峻,国内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不了解过去,就不能正确地认识今天,也不能科学地规划未来。惟有了解历史,掌握现状,展望未来,才能做到科学决策。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以史为鉴,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记载河口的历史,总结经验,展示区情,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区委、区政府作出编纂《河口区志》的决定。《河口区志》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各界参与、众手成志”的修志原则,采用新观点、新方法、新资料,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客观公正地记述了境内自有人居住以来的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社会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资料翔实,文风朴实,语言简练,是我区的“资治之本”,“辅政之书”。希望《河口区志》能够发挥资政、存史、教育的功能,成为服务当代、惠及后世的资料性著述,成为各阶层人士了解河口、宣传河口的一个窗口,成为人们认识河口、研究河口区情的一条重要途径。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编修地方志是一项宏大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河口区志》的出版,区史志办全体同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时也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一起努力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对区志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也希望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读志、学志、用志活动,在《河口区志》中汲取营养,受到启发,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河口区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中共河口区委书记韩吉顺
  河口区人民政府区长徐春福
  2002年9月

知识出处

河口区志

《河口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2

河口区为东营市市辖区,于1984年2月设立,版图面积236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54公里,总人口22万人。这里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最前沿,拥有丰富的海洋、土地、油气、草场、滩涂等自然资源,是尚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是胜利油田的主油区,有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和卤水资源,发展农业、畜牧业、水产业、工业的潜力巨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