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5119
颗粒名称: 概况
分类号: G4
页数: 3
页码: 275-277
摘要: 本段描述2004年,全区有学校44处,其中普通高中1处,职业中专l处,初中12处,小学30处(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3处)。幼儿园193处(其中国办l处)。教职工2486人(含内退),中小学专任教师1826人,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0%、97.7%和100%。在校生25457人,其中小学13682人,初中9349人,高中850人,职业中专1576人。
关键词: 教育方法 教育培训 教育现代化

内容

2004年,全区有学校44处,其中普通高中1处,职业中专l处,初中12处,小学30处(包括九年一贯制学校3处)。幼儿园193处(其中国办l处)。教职工2486人(含内退),中小学专任教师1826人,高中、初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80%、97.7%和100%。在校生25457人,其中小学13682人,初中9349人,高中850人,职业中专1576人。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91.88%,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合格率、升学率均为100%。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初中毕业生升人高中的为87.24%。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96%。小学按时毕业率为100%,初中按时毕业率为99.51%。普通高考录取1572人,其中本科606人,专科(高职)966人,录取率达到76.57%,大大高于往年。“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年内,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10520.7万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9250.5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7396.9万元,教育税费1853.6万元),社会捐资120.6万元,事业收入1082.5万元,其他收入67.1万元。随着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区政府出台《关于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的意见》,农村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每年140- 280元,农村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每年200- 360元。扣除学校按规定收取的杂费,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每生每年农村小学60-200元、农村中学80-220元。各镇政府、街道进一步加强对所属中小学公用经费的监管,确保学校收取的杂费和预算内公用经费全部用于学校的公用经费开支。年内,撤销小学史口镇5处、六户镇1处,小学布局更趋合理。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要求,投资8000多万元在新区兴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2亩,设计规模60个教学班,一期工程已竣工。
  以督政为手段,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办学责任。区政府下发《东营区镇级政府教育执法综合督导评估实施细则(试行)》(东区政办发[ 2004 ]13号),建立起督导镇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把督政工作结果纳入全区政务督查考评体系,“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在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区教育局为主,区教育局和镇(街道)共同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模式,政府办学行为大大强化。年底,区编委批准成立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4人,经费由区财政列支,为更好地开展督政督学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规范教师行为,重塑行业新风。坚持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办法评价人,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区教育局先后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如重大情况、工作事项报告制度、教育系统“十禁止”规定及违规处理办法、关于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教师工资管理的意见,推行教职工上下班签到签退实名制,建立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修订完善教师职务评审推荐评分标准等。
  以中考备考为切人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召开动员会,下达任务指标,出台奖励办法,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2004年中考,有272名教师受到奖励,发放奖金99868元。同时,落实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选派2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班。实行局领导包学校、教研员登讲台、包学科及初四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全区中考进入全市前2000名的学生,比上年增长30.17%。部分学科摘掉倒数第一的帽子,个别学科已达到全市中上游水平。5—9年级创新能力考试,有许多学科进入全市中游水平。组织全区第6届小学生小巧手比赛,在东营市第5届小巧手比赛中获二等奖第一名。在全省“泰山杯”中小学电脑课件制作比赛中,2件作品获省级一等奖,3件获二等奖,4件获三等奖,作品质量及获奖成绩较往年均有大幅度提高。全面启动校本教研工程,申报教研课题19项,并申报“山东省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研究与实验”为重点实验基地。围绕新一轮课程改革,对530名担任新课改制起始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新课程通识和新课标考试,有160人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35人被评选为市级教学能手,12人在市级优质课评选、2人在省级优质课评选、1人在省级多媒体课件比赛中获奖。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展顺利。创建文明城市,教育是个大窗口,有5处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或绿色校园,4处学校顺利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验收。积极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捐款30950元;救助普通高考低保户大学生9人,贫困户大学生84人,发放救助金26.75万元;发放福彩爱心捐助2万元,20名中小学困难学生得到救助;对全区中小学生实施救助金制度,发放救助金40万元,救助贫困学生2366名;全区共救助学生5581人,占中小学在校生的27.05%。建立“青少年维权岗”30处,开展“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宣传教育活动、防治艾滋病“青春红丝带”活动、“文明网上行”活动,营造起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先后6次进行拉网式检查,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全区没发生一起责任事故,全市“平安学校”建设现场会在东营区召开。
  年内,区教育局被评为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单位、省中小学卫生知识竞赛优秀奖、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区、东营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集体、东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东营市创建“四大平安”体系先进单位、东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有34人次受到省、市、区表彰。

知识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5

《东营区年鉴2005》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地:2005.9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区情概况、经济管理、石油、农业、经济管理等栏目,记载2004年东营区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