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5》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4516
颗粒名称: 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分类号: D630.3
页数: 5
页码: 97-101
摘要: 本段根据省、市统一安排,全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于2004年11月4日正式拉开序幕,经过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在镇、街道的共同努力及广大选民的积极参与下,整体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全区10个镇、街道的201个村委会和201个村党支部的换届工作于2005年1月20日圆满结束,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92.40,书记、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91.5%。
关键词: 换届 村干部 东营区

内容

根据省、市统一安排,全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于2004年11月4日正式拉开序幕,经过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组织,在镇、街道的共同努力及广大选民的积极参与下,整体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全区10个镇、街道的201个村委会和201个村党支部的换届工作于2005年1月20日圆满结束,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到92.40,书记、主任“一人兼”比例达到91.5%。
  一、基本情况
  全区201个村全部实行“一人一票”直接提名初步候选人,共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201个。
  选举产生村委会主任201名,妇女3名,占1.5%。初中及其以下学历68名,占33.8%,较届前下降20%;高中及其以上学历133名(其中大专58名),占66.2%,较届前提高13%。35岁以下24名,占11.9%;36-45岁121名,占60.1%;46至60岁54名,占26.8%;60岁以上8名,占3.9%。党员193名,占96%;原任村干部当选151名,占75.1%。书记、主任“一人兼”184名,占91.5%。
  选举产生村委会委员415名,妇女28名,占6.7%。初中及其以下学历198名,占47.7%;高中及其以上学历217名(其中大专46名),占52.3%。35岁以下68名,占16.3%;36-45岁172名,占41.4%;46-60岁165名,占39.8%;60岁以上34名,占8.1%;党员346名,占83.4%;原任当选的303名,占73%。全区涉及此次换届的201个村党支部,共选举产生村党支部188个,建立联合党支部12个,选举出村党支部书记188名、村党支部委员281名。
  选出的村党支部书记188名,妇女4名,占2.1%。初中及其以下学历59名,占31.3%,较届前下降12%;高中及其以上学历128名(其中大专58名),占68.1%,较届前提高11.1%。35岁以下14名,占7%;36~45岁90名,占47.9%;46至60岁77名,占40.9%;60岁以上7名,占3.7%。原任村支部书记当选174名,占92.5%。
  选举产生的281名村党支部委员,妇女委员16名,占5.6%;初中及其以下学历的73名,占25.9%;高中及其以上学历的208名(其中大专57名),占74%;35岁以下40名,占14.2%;36至45岁136名,占48.3%;46至60岁99名,占35.2%;60岁以上的6名,比届前减少30名;继任的230名,占81.8%。
  二、基本做法
  强化组织领导,稳步推进“两委”换届工作。一是抓机构设置,切实加强领导。区委、区政府把村级“两委”换届工作作为全区农村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召开区委常委会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村级“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作办公室;召开全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动员大会,对整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区10个镇、街道均成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及专门办公室,召开动员会议,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抓督促检查,及时解决问题。区委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镇、街道工作制度,组建由22个副县级领导干部为组长、正科级领导干部为成员的换届工作指导组,负责督导各镇、街道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镇和街道实行科级干部联系、股级干部包帮的村级“两委”换届工作制度。全区共抽调督导、指导工作人员600人,做到每个镇、街道有2名县级干部,每个管理片有1名科级干部,每村不少于2名包村干部,为全区换届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区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先后3次召开调度会议,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负责指导选举的区、镇(街道)领导和包村干部,认真负责,强化督导与指导,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三是抓教育培训,严格依法办事。为提高选举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依法办事的能力,区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举办骨干培训班,对区督导组成员、各镇(街道)分管领导、组织委员、民政办主任等100余人进行培训。各镇、街道采取专题讲座、讨论、问题解答、外出学习等形式对工作骨干进行培训,全区各级共培训工作骨干1500余人。通过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增强责任感,掌握操作规程,形成一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明白人”。
  严格候选人标准条件,保证人选素质。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区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候选人的标准具体细化为五个方面:一是政治素质高。对党忠诚,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能与上级党委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工作能力强。有较强的市场经济观念和开拓创新精神,既能带头致富,又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法制观念强。遵纪守法,照章办事,积极履行应尽的义务;四是民主意识强。作风民主,善于倾听群众呼声,遇事主动同群众商量;五是群众威信高。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廉洁奉公,甘于奉献,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各镇、街道从实际出发,将标准条件进一步细化,既明确应具备的标准条件,同时对不宜提名的标准作具体限定。然后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组织党员群众进行讨论,通过后,在各村张榜公示,以明白纸、公开信等形式,发放到每家每户,让党员群众真正明白该选什么样的人,树立正确的选人导向。史口、辛店等镇、街道党委和村民选举委员会按照标准条件,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严格把关,在选举前增加一道“过滤网”,具体做到“四个不选”:即对不积极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与上级党委、政府消极对抗的不选;作风霸道、拉帮结派、闹不团结的不选;违反村规民约,有明显劣迹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不选;个人虽有致富能力,但思想品质不好的不选。201个村选出的“两委”成员中“双高双强”型的干部占到81%,其中妇女干部32人。
  细化工作程序,抓好关键环节。一是严把调查摸底关。为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各镇、街道督导组、指导组和包村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农户、民主评议等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摸底活动,做到“四清”:群众对书记、主任“一人兼”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认识程度清;每个村有哪些人想竞选村“两委”成员的底数清;群众到底信任谁、想选谁的心理状态清;现任村“两委”成员的思想动态清;每个村可能影响正常选举的不利因素清。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二是严把依法办事关。区和各镇、街道坚持严格按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方法和程序办事,做到该遵循的原则一个也不变通,该履行的法定程序一个也不少,该交给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一点也不保留。在村委换届选举中,严格执行法定程序,严把“五关”:村民选举委员会推选关、选民登记关、候选人预选关、选票发放秘密填写关、公开投票唱票计票关,做到选举委员会成员、选民名单、候选人、选举日、投票时间、投票地点、选举工作人员和选举结果“八公开”。在党支部选举中,采用“两推一选”,先在党员中推荐,在村民中推荐,然后在党员中选举,从而保证整个换届选举工作的依法有序进行。选举工作结束的村居,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后续工作上,建立健全村委会配套组织,规范工作程序、议事规则,依法推选产生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办理交接工作,制定任期目标岗位责任制、年度工作计划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三是严把民主权利关。在选举工作中,各镇、街道都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民主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保证村民的推选权;为保证村民的选举权,各村居认真搞好选民名单登记造册,在村显要位置上墙张榜公布,做到不错、不重、不漏;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保证村民的直接提名权;各村在选举日设立中心会场和分会场,设立验证发票处、秘密写票处、代写选票处和投票处,组织好选举日的投票工作,保证了村民的投票权;对村民提出的选举程序或选举结果异议,坚持依法、公正、公平、公开、及时作出处理,保证村民的申诉权。
  突出工作创新,努力探索村级“两委”换届工作新思路。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保证村级“两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为加大宣传力度,区“换届办公室”在区有线电视台开播专题栏目,定期播放换届选举政策、法律规定、工作程序步骤,报道全区换届选举工作动态、经验。组织10辆宣传车,在各镇、街道中心村和重点村进行巡回宣传。各镇、街道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明白纸和致村民的一封信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动员。据统计,全区共开展电视宣传26次,印发各种材料8400份,出黑板报240期,出宣传栏157期,张帖标语5530幅,召开各种会议8260人次,召开村“两委”会议2120人次,召开党员大会5920人次,召开群众大会13300人次,走访群众28580人次,群众受教育面和宣传面达92.8%,做到家喻户晓,深人人心,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调动了群众参与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创新工作方式。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按照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原则,大胆创新工作方式,实行“一村一策”,改变以往先支部换届后村委换届的方式,先村委会换届,再支部换届。从实践结果看,这种方式切实可行,一方面改善过去“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的局面,有利于实现书记、主任“一人兼”;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换届选举中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镇(街道)党委、政府在换届工作中组织协调,提高一次性选举成功率,同时使选举产生的村干部达到党委政府、党员、群众“三满意”。通过工作方式上的大胆尝试和探索,使村级“两委”换届工作在坚持党的领导、严格依法办事、充分发扬民主三者之间找到新的结合点。三是加强信息沟通。区“换届办公室”编发换届选举工作简报,将换届选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好的做法、发现的问题以及上级有关精神等及时上报和下发,共编发18期,起到良好的宣传指导作用。另外,专门编印《换届选举工作指南》,制定全区换届选举工作时间运行表,建立换届选举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和调度会制度。各镇、街道每天报告一次工作进度,每阶段结束都写成书面总结,遇到突发事件及时上报。同时,各镇、街道在选举前密切注视村情动态,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主要特点
  这次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与上届相比,有着非常明显而突出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一增强,一完善,两突破,一提高”:
  “一增强”是指选民参与选举的意识明显增强。自第六届村委会选举以来,连续三届采取“直选”的方式选举产生村级自治组织,村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感觉手中“票”的分量越来越重,许多村民都想选出自己愿望中的人选。同时,村干部职位竞争非常激烈,村民的参政意识明显增强,想干事的愿望强烈。选民参选率一年比一年高,大多数村居选民参选率都在85%以上,有的村达100%。不少在外地工作的村民也在选举之前纷纷返回村里参与竞争和选举。
  “一完善”是指换届选举的程序和候选人条件更加完善。为保证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区、镇两级严格按照法律和上级文件规定,制定具体、详细、严谨的工作程序,并要求包村干部决不能图省事、怕麻烦而违反程序,做到该走的程序一步不少、一步不缺。同时为保证法定程序能够真正落实到基层,区换届办公室还专门制作《换届工作程序挂图》下发到镇(街道)、村(居),用于指导基层换届选举工作。为了选出能够为党执政、为群众谋利的村级领导班子,本届换届选举工作中,根据党的干部路线和农村实际,对候选人的标准制定出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各镇、街道结合实际对区里的意见进行细化,具体到各个村居,又本着“一村一策、一村一案”的原则,明确哪些人符合村干部任职条件,哪些人不符合干部条件,既体现了大的原则性,又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两突破”是指换届选举率和省市提出的“两个比例”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委”班子成员的职数明显降低。工作中,区、镇两级结合实际,向选民宣传上级的文件精神,宣传减少干部职数的现实意义,宣传推行书记、主任“一人兼”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好处,得到群众的普遍赞同和拥护,实现党委意图和群众意愿的统一。全区201个村全部完成换届,换届率达到100%,是历史上换届率最高的。特别是一些前几届没有选出村委会的村,通过扎实工作和艰苦努力,选出了群众满意的“两委”班子。这次“两委”换届选出成员650名,平均3.2职,其中,只设一名支部书记的62个村,建立联合支部12个;实现书记、主任“一人兼”的村居184个,占91.5%,比届前提高52.9%;“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的435人,占92.4%,比届前提高58%。“两委”成员总数由届前的943职减少到650职,减少31.1%。
  “一提高”是指“两委”成员的素质明显提高。通过这次换届选举,农村干部年龄趋向年轻化和知识化,全区新当选的村居“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2.5岁,比上届降低5个百分点;新当选的650名“两委”成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64名,占71.2%;35岁以下103名,占15.8%。“双高双强”型村干部数量大幅度提高,有一技之长、具备带动能力的占到95010以上。一部分在外经商、包工、建厂自身致富能力强、懂经济、善管理、带领群众致富信心足的被推选到书记、主任岗位上,提高了村居“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主要经验
  (一)加强党的领导是搞好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保证。这次村级“两委”换届选举涉及面大,工作任务重,政策性强,能够圆满地完成换届工作,最重要的是区委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区、镇和街道建立党政领导工作责任制,把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人大、纪检、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按照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为村级换届选举做了大量工作。
  (二)充分发扬民主是搞好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前提。这次村委会、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村民和党员的参选率分别达到了95010和92%,呈现出选民参选热情高涨、参选率高的特点,真正实现民主选举。事实上,只有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充分尊重民意,民主问题用民主的方法和方式去解决,换届工作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三)严格依法办事是搞好村级“两委”换届工作的关键。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和村党支部委员会,只有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通过法定的程序来实现村民的民主权利,才能体现人民的民主,真正实现村民自治。
  (四)做好换届前村干部的调查摸底工作是确保村级换届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各镇、街道首先深入各村调查村“两委”干部现状,特别注意了解、掌握广大党员和群众对本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工作实绩的评估,把握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镇、街道采取民主测评的方式对村级“两委”班子的现状进行调查,进一步摸清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
  (五)重视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是促进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通过深人细致地宣传工作,大张旗鼓地发动群众,积极引导群众,才能保证党和政府的意图与群众的意志一致;也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村民的民主意识增强了,参与选举的热情高涨了,选举才有群众基础,民主选举村民委员会的目的才能最终实现。

知识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5

《东营区年鉴2005》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地:2005.9

本年鉴设有大事记、区情概况、经济管理、石油、农业、经济管理等栏目,记载2004年东营区的基本情况和重要信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