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村庄住宅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河口区建设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415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村庄住宅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2
页码: 152-153
摘要: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口区村庄住宅建设质量和档次逐步提高。到2003年底,全区乡镇驻地以外178个村庄的住宅建筑面积249.9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87.1万平方米,砖木结构121.7万平方米,土草房41.1万平方米。村庄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7.3平方米,居住面积达23.2平方米。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城乡管理 河口区

内容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口区村庄住宅建设质量和档次逐步提高。到2003年底,全区乡镇驻地以外178个村庄的住宅建筑面积249.9万平方米,其中混合结构87.1万平方米,砖木结构121.7万平方米,土草房41.1万平方米。村庄人均住宅使用面积27.3平方米,居住面积达23.2平方米。
  平房
  一般为正房4间,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砖石结构混凝土梁,大玻璃门窗,水泥地面或砖铺地面。建筑造型多样化,有三厅两厢,出廊出厦的厅房,叫“锁皮厅”。标准高一点的平房,房间对面开窗,有的临街山墙也开窗并加宽加高,采光面积在20%以上。平房屋面有瓦屋顶和钢筋混凝土平顶,可晒粮和放物,正屋多为红瓦尖顶房。
  楼房
  多为二层楼房,占用宅基地面积较小,在农村沿街多见。这种楼房平面布局简单,立面有完整独立感,农民居住比较方便。
  小康屋
  又称别墅式小楼、将军楼。这种单体住宅楼与城市别墅楼一样,功能齐全,设施细致,楼内分起居室、卧室、会客厅、厨房、卫生间,不建院墙或只加半身栏杆,不影响视线。现在,在河口区孤岛镇、仙河镇、六合乡等农村中建有这种小康屋。
  2004年全区村庄新增住宅面积4.7万平方米,绝大多数均属砖木结构。截至2004年年底,全区村庄住宅总面积254万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27.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23.6平方米。

知识出处

河口区建设志

《河口区建设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出版地:2006.12

《河口区建设志》比较翔实地记录了河口区委、区政府关于全区城乡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全区广大建设工作者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历程,并写进了许多与建设部门相关的工作。这本书较为客观的反映了我区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好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