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国后打击投机倒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县工商行政管理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394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建国后打击投机倒把
分类号: D914.33
页数: 3
页码: 172-174
摘要: 在国家财政处于困难时期,他们有的抢购物资,哄抬物价,扰乱市场;有的摆摊设点,招摇于市,与国营工商业抗争;有的套购颜料、百货,到偏僻的乡村高价出售,谋取暴利。人民政府一方面组织国营工商业采购和调拨大批物质供应市场,平抑物价;另一方面对花纱、布、粮、油、生米、黄烟等主要物资的交易加强管理,集中到市场交易。
关键词: 扰乱市场秩序 市场管理 社会秩序

内容

建国初期,县内国营工商企业经济力量比较薄弱,私营工商业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在国家财政处于困难时期,他们有的抢购物资,哄抬物价,扰乱市场;有的摆摊设点,招摇于市,与国营工商业抗争;有的套购颜料、百货,到偏僻的乡村高价出售,谋取暴利。人民政府一方面组织国营工商业采购和调拨大批物质供应市场,平抑物价;另一方面对花纱、布、粮、油、生米、黄烟等主要物资的交易加强管理,集中到市场交易。并于1952年开展了“五反”运动,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打击了投机倒把活动。
  1959-1960年,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粮食、副食品和日用生活用品供应不足,市场物价猛涨,投机倒把分子又活跃起来。他们套购、倒买生产生活资料,贩卖票证,扰乱市场。同时也由于在市场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乱管乱罚和相互封锁的混乱现象,严重地影响了物资的正常流通,从而更加剧了市场混乱。为扭转这一局面,县市场物价管理委员会通过加强自身学习,纠正了工作中失误的同时,还利用各种形式向农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教育他们公买公卖,不哄抬物价,不抢购物资,不长途贩运。另外,还支持有关部门,对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实行奖售;对肉、蛋、食糖、卷烟等实行计划供应,以保证人民的基本需要;对白酒、糕点、针织品、手表、自行车等商品实行高价政策,扩大货币回笼。并加强了市场管理,投机倒把活动逐渐减少。
  “文化大革命”中,社会秩序混乱,投机倒把活动增多,黑市交易猖獗,以贩买票证和贩运国家控制物资为多。市场物价管理委员会在粮食局、税务局、公安局的配合下,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了打击。仅1973年1-7月份,就在辛(店)垦(利)公路和潍(坊)博(兴)公路上查获南流粮食168347公斤、淀粉1000公斤、粮票215公斤、化肥1357公斤、烟叶199公斤、煤1200公斤、煤票725公斤、生猪10头、自行车28辆及其他物资一批。1974年,查处投机倒把案件1245起,查获物资折款40011元。但当时由于“左”的影响,把个体经商、运销三类农副产品等也作为投机倒把进行了查处,部分正当经营行为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对待。“文化大革命”后,进行了复查,对其中的错案予以纠正,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但有人趁政策放宽之机,大搞走私、贩运等投机倒把活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此,1981年县工商局成立了打击投机倒把专案小组,对重大案件进行了查处。至1982年,全县共查获各种违法案件862起,其中一般违法案件708起,投机倒把案件154起。没收布票12189尺、粮票2010公斤、自行车5辆、走私手表54只、走私录音机3台。1985年,查处违法案件5起,查获粮票1604公斤、走私手表2只、冒牌自行车4辆、假冒商标47个。
  1986年,重点对倒卖柴油、化肥等违法案件进行了查处。与此同时,加大了对流通领域的变质啤酒、药酒、食品以及假烟的检查处理力度。此外,还依据商标法对非法出卖商标的违法行为进行了调查处理。
  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打击投机倒把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打击投机倒把的主要任务从查处违反统购统销政策和倒卖票证转移到保证经济正常发展和维护消费者切身利益上来。管理方式开始由传统的政策性管理向依法行政转变,从抑制性管理逐步向促进性管理过渡。行政执法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全年共查扣假冒伪劣酒类、饮料21390瓶,假冒变质糖果635.5公斤,变质罐头915个,变质食品299盒,变质奶粉170袋。查扣假冒商标的糖果纸3042.5公斤,黄色录音带147盘。

知识出处

广饶县工商行政管理志

《广饶县工商行政管理志》

出版者:东营市新闻出版局

出版地:2004.8

本书断限上起1943年,下至2002年底,包括管理机构、市场管理、企业登记管理、个体私营经济管理、合同管理、商标与广告管理、公平交易执法、消费者权益保护、财务装备管理、教育与法制、党群工作、协会工作、工商行政管理所、人物与荣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