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3258
颗粒名称: 污染防治
分类号: X505
页数: 1
页码: 262
摘要: 本文概括了一是继续实施《利津县“十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二是加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联合县经贸局、县计划局、县招商局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三是对重点污染源实施限期治理。四是推行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五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等。
关键词: 治理 监督 污染

内容

一是继续实施《利津县“十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方案》,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率100%。二是加大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联合县经贸局、县计划局、县招商局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引导企业自觉走节能、降耗、增效、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结构调整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法关闭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且反应强烈的利农磷肥厂、华丰建材厂等几家土小企业。三是对重点污染源实施限期治理。2005年,协助利富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选择治理技术路线,争取治理资金10万元,污染治理设施的主体工程于年底基本完成。协调顺利化工实施甘油回收项目,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山东凤凰制药厂的污染再提高工程顺利通过市环保局验收;在金利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力能热电厂等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进一步降低了污染总量。四是推行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改进环境管理思路和理念,对超出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核发《污染物排放临时许可证》,限期降低排放量。五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开展了“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行动”和“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活动”,对全县管辖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土(小)污染企业取缔情况、排污费征收以及环保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集中整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全县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工业粉尘、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控制在市政府规定的指标以内。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6)

《利津年鉴(2006)》

出版者: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06.11

本年鉴系统地记述了2005年度利津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新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