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832
颗粒名称: 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分类号: D926.1
页数: 1
页码: 165
摘要: 本文描述了构建了布局合理、整体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县公安局“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城市道路电视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和110指挥调度系统、治安卡口系统、闯红灯系统、50兆集群寻呼、触摸式报警系统等先后投入使用,构筑起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在全县设立了6处高标准的警务工作室,在进出县城区的主要路口和各乡镇交通干线枢纽部位建立了20处多功能堵截点,在集贸市场实行店户联防,有效地减少了犯罪孔隙。同时,构建了上下贯通、严密高效的信息集控体系。县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城区人口信息网络化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犯罪。在各乡镇推行了陈庄派出所的“十明工作法”,并专门研发了“农村治安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微机化管理,逐步建立起了农村治安防范工作长效机制。
关键词: 司法 行政 建设

内容

构建了布局合理、整体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县公安局“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城市道路电视监控系统、GPS卫星定位系统和110指挥调度系统、治安卡口系统、闯红灯系统、50兆集群寻呼、触摸式报警系统等先后投入使用,构筑起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在全县设立了6处高标准的警务工作室,在进出县城区的主要路口和各乡镇交通干线枢纽部位建立了20处多功能堵截点,在集贸市场实行店户联防,有效地减少了犯罪孔隙。同时,构建了上下贯通、严密高效的信息集控体系。县公安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城区人口信息网络化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犯罪。在各乡镇推行了陈庄派出所的“十明工作法”,并专门研发了“农村治安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微机化管理,逐步建立起了农村治安防范工作长效机制。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6)

《利津年鉴(2006)》

出版者: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06.11

本年鉴系统地记述了2005年度利津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新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