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助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789
颗粒名称: 扶贫助残
分类号: D669.69
页数: 1
页码: 157
摘要: 本文描述了2005年,县残联对纳入农村、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二级以上的300名重度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给予80元的生活补助,基本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全年共投资30万元新建6处残疾人扶贫基地,把7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组织起来,扶持其进基地发展项目,产品实行了订单销售,户均收入超过6000元,趟出了一条以扶持基地为载体,辐射带动残疾人致富的扶贫新路子。11月中旬,全省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利津县召开,总结推广了利津县“企业连基地、基地带残户”的先进经验做法。
关键词: 残联 问题 扶贫

内容

2005年,县残联对纳入农村、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二级以上的300名重度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给予80元的生活补助,基本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问题;全年共投资30万元新建6处残疾人扶贫基地,把7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组织起来,扶持其进基地发展项目,产品实行了订单销售,户均收入超过6000元,趟出了一条以扶持基地为载体,辐射带动残疾人致富的扶贫新路子。11月中旬,全省残疾人从业扶贫开发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利津县召开,总结推广了利津县“企业连基地、基地带残户”的先进经验做法。在“全国助残日”活动期间,精心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大力开展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一是“全国助残日”期间,在县凤凰广场向残疾人捐赠50辆轮椅。二是按照助残日“平等共享,促进残疾人就业”主题,对有劳动能力未能就业的残疾人提出了打算和具体解决方案,按照实际情况有计划实施。三是广泛宣传“助残日”活动的意义,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全面报道了“助残日”期间举行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助残日”活动期间,全县上下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105户,总计159人,送去现金实物折款达2.1万元。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报道了县直有关部门扶残助残先进单位和鞠金祥、季泽霞等靠自身努力带动残疾人发家致富的先进典型。四是积极争取资金,残疾人扶贫救助工作顺利开展。6月,积极争取市财政局扶助“基地扶贫”工程资金30万元,保障了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6月,市财政局为残疾人康复联络员下发拨助经费5.4万元,保障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顺利开展。县残联多方筹集资金13万元,实施残疾人“安居工程”,争取资金66.24万元,解决重度特困残疾人生活问题。2005年,县残联争取国家康复扶贫贴息贷款400万元,支持县石油化工厂上新项目,安置部分残疾人就业。截至年底,县残联争取的514.64万元全部到位,保障了残疾人的正常生活和就业,促进了残疾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6)

《利津年鉴(2006)》

出版者: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06.11

本年鉴系统地记述了2005年度利津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基本情况,反映全县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新进展、新经验、新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