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防海潮工程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饶县盐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46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防海潮工程建设
分类号: D63
页数: 2
页码: 103-104
摘要: 为防御海潮侵袭,广饶沿海人民自西汉时起,曾多次修筑防潮工程。其中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南起马家楼东北,西北斜向沙营东北修筑长达10公里的防海潮坝工程,坝高八九尺(每尺为1/3米)。
关键词: 广饶县 地方 建设

内容

为防御海潮侵袭,广饶沿海人民自西汉时起,曾多次修筑防潮工程。其中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南起马家楼东北,西北斜向沙营东北修筑长达10公里的防海潮坝工程,坝高八九尺(每尺为1/3米)。
   1953年春,在老防潮坝的基础上,进行加高加宽,坝顶高达6.7米。此项工程由省设计施工,广饶出民工8000余人,于麦收前竣工。
   1958年,又在2.5~3.5米的等高线上,修筑了南起防潮闸,北到青坨子北的新防潮坝,坝顶高达6.7米。同时修建了支脉河防潮闸,闸的净跨为25米,4孔弧形闸门。建成后因闸底过高未能使用。
   1980年,为增强抗御海潮侵袭能力,保护盐业生产,决定在盐区以东的老羊角沟西边,北从支脉河岸老防潮闸起向南延伸至拐角处,再向西沿小清河北岸至八面河村北拐角处,修建长达14.4公里的新防潮坝。该项工程共投资42万元,其中省盐业公司投资25万元,县投资17万元,广饶出民工8000人,一个月竣工。坝顶比黄海水平线高出5米,平均高出地面3.3米,顶宽4米,坝身坡度:内为1: 25,外为1:5-1:7。在坝南头向西拐的南坝堤,建有单孔排洪闸3座;在坝北首支脉河堤,建有双孔排洪闸1座。从此,盐区的抗御海潮能力大大增强。
   附:历史海潮漫溢经过示意图

知识出处

广饶县盐业志

《广饶县盐业志》

出版者:济南出版社

出版地:1994.10

《广饶县盐业志》是按省盐务局的统一部署进行编写的,本志收集资料较为广泛,先后去省档案馆、省图书馆、青岛、莱州、青州图书馆查阅《中国盐政史》、《中华盐业史》、《中国盐政实录》、清《盐法通志》、《汉书》、《史记》、《山东通志,盐法》、《新修山东盐法志》、《山东省盐业志》、明嘉靖《青州府志》、清雍正《青州府志》及利津、寿光、博兴县志和本县历代县志等有关资料,还查阅了本县盐务局(盐业公司)和广饶盐场、广北盐场档案资料,并采访在盐业战线上的老干部、老工人及有关知情者口碑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