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108
颗粒名称: 王雪亭
分类号: K81
页数: 2
页码: 619-620
摘要: 王雪亭(1912~1979)原名王松海,龙居乡王家村人,曾任蒲台县、垦利县、利津县人民政府县长。
关键词: 人物 传记

内容

王雪亭(1912~1979)原名王松海,龙居乡王家村人,曾任蒲台县、垦利县、利津县人民政府县长。
  :1927年,王雪亭肄业于山东省立一中。不久,考取山东陆军士官教导团。曾任鲁北民团指挥部副中队长、国民党陆军八十师教导团营长、山东省保安九团团长。1939年与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取得联系,1940年6月率部起义,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独立团团长、山东纵队三旅政治部统战室主任。
  1940年7月,王雪亭被蒲台县各界人士推选为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2年,调任垦区行政委员会主任。1943年4月,垦区行政委员会改为垦利县政府,王雪亭经民主选举为第一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当时,日伪军频繁疯狂“扫荡”,斗争环境十分恶劣。王雪亭带领垦区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反奸除霸,为垦区抗日根据地建设做出较大贡献。1944年10月,王雪亭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月当选利津县第一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在土改复查、参军支前、“反蒋治黄”等运动中,做出很大贡献。1945年,他倡仪并主持修建利津烈士祠、烈士亭。他重视发展工商业,促进利津工商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1947年秋,黄河汛情严重,王雪亭负责指挥王庄险工抢险。当时风雨大作,王庄堤段有10处埽坝墩蛰入水,他带领民夫、河工人员,连续十几个昼夜奋力抢堵。在套堤堤脚突现漏洞,大堤面临决口危险时刻,王雪亭带领县大队及河工人员跳入水中抢堵,终使险情转危为安。王雪亭受到华东局的通报表扬和记功奖励。群众称他是人民的好县长,敬送“劳苦功高”匾额。
  同年冬,王雪亭奔赴解放战争前线,任华东支前司令部财粮部长,后随军挺进大西南,任西南服务团行政处长。1949年到重庆,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行政处处长、重庆市税务局城区分局局长、重庆市市政公司副经理等职。
  王雪亭后半生经历坎坷,多次受到错误处理。“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隔离审查达4年之久。但他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依然努力为党工作,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79年3月2日,中共重庆市委撤销对王雪亭同志的错误处分,恢复其党籍。
  1979年3月,王雪亭病逝于上海龙华医院,骨灰安放在惠民地区老干部纪念堂。按照他生前遗愿,1995年4月惠民地区与东营区将其骨灰移至其故乡王家村东北,并立碑纪念。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