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执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094
颗粒名称: 侯执礼
分类号: K81
页数: 1
页码: 611
摘要: 侯执礼(1909~1946) 曾化名杨维昆,博兴县博昌镇(今史口镇史口北村)人,东营区早期共产党员之一。
关键词: 人物 传记

内容

侯执礼(1909~1946) 曾化名杨维昆,博兴县博昌镇(今史口镇史口北村)人,东营区早期共产党员之一。
  侯执礼出身农民家庭,幼读私塾,1927年在本村教私塾。1932年,经中共党员杜荣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中共博兴县史口村支部成立,侯执礼为支部委员。他与杜荣甲等组织进步青年准备参加博兴“八四”暴动。暴动失败后,侯执礼利用教师职业,继续宣传党的主张。
  1936年夏,侯执礼结识由潍县来博兴教书寻找党组织的相文卿(相炜),在其引导下,继续宣传革命思想,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示威、抵制日货。1939年,与博兴县委取得联系,杜荣甲、侯执礼等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杜荣甲遇害后,鉴于斗争形势危急,党组织调侯执礼到地委学习,化名杨维昆。
  1943年5月,八路军攻克三里庄据点后,为巩固史口一带人民政权,党组织调侯执礼任史口镇镇长。1944年春,任副区长兼镇长。他发动群众,开展反“扫荡”斗争,支援抗日前线。渤海行署及军区机关、直属团进驻史口期间,侯执礼负责兵站工作,保障后勤供应。同年9月调蒲台县政府,10月调渤海行署行政干部学校(渤海公校)学习,任二班班长。1946年任行署工作队惠民县泊东乡工作组组长,组织群众反奸诉苦、支援解放战争。5月21日,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与九宫道制造“泊东乡惨案”,侯执礼不幸牺牲,年仅37岁。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