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图书馆
东营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东营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句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06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句法
分类号:
H17
页数:
4
页码:
587-590
摘要:
本节介绍了词组、句子。
关键词:
方言
语言
汉语
内容
一词组
(一)形容词程度表示法:
形容词程度的表示一般要分为原级、较高级、更高级、最高级四个档次。普通话对四个档次的表示,除原级用形容词本身外,其余三级都在原级上搭配一个相应的副词,如:“好”的原级用“好”表示,较高级用“较好、比较好”表示,更高级用“很好、非常好”等表示,最高级则用“最好、顶好”等表示。
东营方言也可用上述方式表示出形容词程度的四个级别,但在日常口语中却采用有别于普通话的方式来表达:较高级一般是在形容词前加副词“挺”,更高级则在形容词前加“大、老、老么”等副词,最高级则是在更高级的重叠格式后加“的”来表示。东营方言形容词的更高级表达格式中的副词,一般是非普遍性程度副词,因此,形容词前面加的副词必须符合搭配习惯,这一点也是东营方言与普通话的显著区别之一。
东营方言形容词程度表示的基本格式如下:
原级较高级更高级最高级
好挺好老好、老么好老好老好的
高挺高老高、老么高老高老高的
精挺精老精、老么精老精老精的
厚挺厚大厚、大厚厚大厚大厚的
粗挺粗大粗、大粗粗大粗大粗的
细挺细精细、精细细精细精细的
薄挺薄枵薄、枵薄薄枵薄枵薄的
香挺香喷香、喷香香喷香喷香的
苦挺苦乔苦、乔苦苦乔苦乔苦的
咸挺咸嗣咸、嗣咸咸嗣咸嗣咸的
黑挺黑黢黑、黢黑黑黢黑黢黑的
(二)动、宾、补的结构格式:
普通话中动词既带宾语又带补语时,通常有两种表达格式,即:
1.“动——补——宾”式
例:吃完饭了 /下开雪了
干好工作/拳考查△
2.“动——补——宾——补”式
例:打努垡考了/拿出壅垦考
跳出火埴考 /走进屋里去
东营方言除以上两种格式外,还有第三种格式,即:
3.“动——宾——补”式
例:下雪开了 /演电影开了
这种格式虽用例较少,但很有地方特色,值得注意。
(三)可能补语的表达方式
普通话常用“动词——‘得’——补语”的格式表达可能补语,如用“看得见”表达“能看见”的意思,用“听得清”表达“能听清”的意思,等。
东营方言的可能补语除用与普通话相同的上述格式来表达之外,还有一种口语中常用的特殊格式“动词——补语——‘了'” (“了”的读音为“li'”,方言字可写作“哩”),现举例比较如下:
表达的意义东营话普通话
能上去上去了(哩) 上得去
能搬动搬动了(哩) 搬得动能干完干完了(哩) 干得完
能找着找着了(哩) 找得着
能说清楚说清楚了(哩) 说得清楚
能弄明白弄明白了(哩) 弄得明白
(四)正反问表达格式
由动词或形容词构成的正反问结构,普通话通常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格式来表达。如:“好”的正反问格式是“好不好”,“去”的正反问格式是“去不去”等。
东营方言除了上述“X不X”格式外,还有一种“X啊不”格式,举例比较如下:
普通话东营话
美不美? ①美不美?②美啊不?
高不高? ①高不高?②高啊不?
走不走? ①走不走?②走啊不?
漂亮不漂亮? ①漂亮不漂亮?②漂亮啊不?
好受不好受? ①好受不好受?②好受啊不?
能来不能来? ①能来不能来?②能来啊不?
第②类格式在东营方言口语中用得很普遍,是一种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
二句子
(一)单句的特殊格式:
东营方言的单句格式与普通话一致性很强,略有不同的是被动句与比较句的部分格式,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1.被动句
普通话的被动句通常用“受动者+‘被’+主动者+动词”的格式表达,其中介词“被”是被动句的显性标志之一。如:“书被他拿走了”、“敌人被我们消灭了”等。
东营方言的被动句一般不用“被”,而多用“着”作为被动句式的显著标志。“着”也是介词,与主动者结合成介词结构在被动句里充当动词的状语。如:“书着他拿走了”、“敌人着我们消灭了”等。
东营方言带“着”被动句与普通话带“被”被动句大致是对等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其区别在于:普通话带“被”句子里“被”字后面的主动者可以省略,东营方言带“着”被动句里“着”字后的主动者不能省略,否则句子就不成立。现举例比较如下:
东营话普通话
(受动者+着+主动者+动词) (受动者+被+主动者+动词)
梅山着咱部队围住了(√) 蓖军围困(√)
梅山着( )围住了(×) {亲出蓑4( )围(√)
自行车着他骑走了‘√’ {星雾妻蓑他骑走了‘√’
自行车着( )骑走了(×) 皮( )骑走了( √)
2.比较句:
普通话的比较句一般用“甲+‘比’+乙+比较语”格式来表达,其中“比”为介词,置于作比较的“甲”、“乙”之间,比较语在句尾。例如:“他比我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强”。
东营方言的比较句除用上述格式外,还有一种带“的”的格式:“甲+比较语+‘的’+乙”。此格式中,比较语置于作比较的“甲”、“乙”之间,“的”处于比较语之后,从性质上看是一个助词。例如:“日子一天强的一天”、“吃饭先喝汤,强的开药方”、“他咋强的你呢”、“这里干净的那里吗?肯定不干净的那里!”等。
(二)复句的口语形式
东营方言的复句在口语交际中一般不用成套的关联词语,即使使用,具体用词也多与普通话书面有所不同。现举几种常用格式的例句如下:
1.选择关系:
东营话普通话
或是这样,或是那样或者这样,或者那样
要不你先说,要不我先说或者你先说,或者我先说
2.取舍关系:
东营话普通话
你去,还不跟我去味与其你去,还不如我去
就是我去,也不着你去宁肯我去,也不让你去
3.假设关系:
东营话普通话
要是下雨,就甭去了如果下雨,就别去了
即便是下雨,也得去即使下雨,也非去不可
4.递进关系:
东营话普通话
不光着他说,还得说清楚不仅叫他说,而且要他说清楚
不光你去,我还得去味不只你去,我还要去呢
5.因果关系:
东营话普通话
下雨了,他不来了因为下雨,所以他不来了
不让你去,是你干不了哇之所以不让你去,是因为你干不了
下雨了,你别去了既然下雨了,你就不用去了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