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词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东营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206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词法
分类号: H17
页数: 5
页码: 583-587
摘要: 本节介绍了与普通话相比,词缀丰富是东营方言的语法特点之一。
关键词: 方言 语言 汉语

内容

一词缀
  与普通话相比,词缀丰富是东营方言的语法特点之一。东营方言的词缀多数是后缀,现举例如下:
  (一)名词的后缀:
  名词的常见后缀有“子、气、巴、厮”等。
  1.后缀“子”:
  带“子”的名词在使用中一般显示中性色彩;个别的可儿化,儿化后带有喜爱、亲呢或表轻巧的意味儿。以下带“子”的词语一般不儿化:
  雹子(冰雹) 河子(河沟地) 镢子埝子(地方) 夹脖子(牲具) 缨帮子(牲具) 嚼子(嚼环) 捂眼子(捂眼罩) 粪窝子(粪坑) 薄帐子(篱笆) 门车子(门坎) 礓礤子(旧指台阶) 绒子(新棉絮) 套子(旧棉絮) 单子(布单儿) 雷子(鞭炮) 戳子(图章) 电棒子(手电筒) 拥车子(小推车) 洋车子(自行车) 莞子(柳编篮具) 筐子篮子裤子(尿布) 擦脸布子(粗布毛巾)
  钱叉子(钱袋) 面子(粗粮主食的泛称) 条子(自擀面条) 锞子(油条) 瓜子(萝卜腌制的咸菜) 引子(酵母) 锅腰子(驼背者) 叫花子(乞丐) 头囟子(囟门) 鼻子(鼻涕) 牙花子(齿龈) 腰子(肾) 苦菜子牛犊子夜猫子(猫头鹰) 鸭兰子(当地一种小鸟) 七米子(蜥蜴) 乖子(蝈蝈) 波罗油子(蜗牛) 马蜂儿子(黄蜂卵蛹)
  以下带“子”词语可以儿化,儿化后带有一定感情色彩。如:
  公子(雄性)→公子儿(表喜欢、轻巧意)
  母子(雌性)→母子儿(表喜欢、轻巧意)
  孩子→孩子儿(表昵爱意)
  2.后缀“气” 带后缀“气”的词语都表示某种特殊气味,如:
  腥气(腥味) 臊气(臊味) 猹气(擅味) 辣气(霉味)
  3.后缀“巴”和“厮”:
  带后缀“巴”和“厮”的词语,多数指称有生理或心理缺陷的人,如:
  嘲巴(弱智者、傻子) 傻巴哑巴结巴(口吃者) 瘫巴瘸巴 /秃厮(头秃者) 瞎厮聋厮疯厮(精神病患者)
  (二)动词的后缀:
  动词的常见后缀有“么、游、送、楞、拉、打、查、索、得慌”等。动词的后缀都有一定的构词作用,有的可表示一定的附加语意,有的则起到补充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1.后缀“么、送”:
  带“么、送”的词语常表示一种厌弃、贬斥的感情色彩。如:
  愚么(不灵通) 迂么(磨蹭) 粘么(纠缠) 沾么(设法沾光) 寻么(寻找、到处看) 捞么(捞取) 舔么(不停地舔) 出么(嘲弄) 踅么(来来回回地看、找)
  掖送(偷着掖东西) 拥送(推、搡) 葬送(欺骗、坑害) 戳送(乱戳) 挑送(挑拨) 弄送(设圈套坑害) 日送(胡吃) 拱送(乱拱、另有企图的自荐行为) 拄送(暗地里送东西、乱放、行贿)
  2.后缀“游”:
  带后缀“游”的词语一般表示动作的重复性,如:
  转游(来回转) 飘游(不断地飘) 荡游、晃游、摆游(不断地荡、晃、摆动)
  逛游(无目的地来回逛) 颤游(不停地颤动) 忽游(飘忽不定)
  3.后缀“楞、拉、打、查、索”等:
  带后缀“楞、拉、打、查、索”的词语,后缀在通常情况下只起到补充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它们多数附着于单音节动词之后,具有较强的造词能力。现分别举例如下:
  楞:
  扑楞拨楞侧楞翘楞斜楞戳楞
  拉:
  扒拉扑拉拨拉搅拉划拉挂拉
  打:
  拍打踢打甩打砸打摔打剁打
  查:
  扒查刮查划查抠查蹼查抹查
  索:
  摸索抠索掖索掏索捏索捻索
  4.后缀“得慌”:
  带后缀“得慌”的词语多表示一种非愉悦感受的程度加深。如: 气得慌愁得慌急得慌憋得慌鼓得慌热得慌冻得慌晒得慌冷得慌烫得慌挤得慌压得慌恨得慌恼得慌
  单音节动词带后缀“得慌”是普通话与东营方言共有的特征,但东营方言中双音节动词带后缀“得慌”的较普通话丰富。如:
  气巴得慌急挠得慌憋吃得慌鼓憋得慌烦气得慌腌臌得慌懊痪得慌腻歪得慌粘乎得慌信惑得慌窝囊得慌
  二重叠
  东营方言单音形容词可构成AA式重叠格式,如:
  圆——圆圆方——方方长——长长短——短短细——细细粗——粗粗高——高高宽——宽宽窄——窄窄浅——浅浅
  这种格式看来很像普通话中的AA式重叠形容词(如:“圆圆的脸”中的“圆圆”、“长长的路”中的“长长”等),实际两者完全不同。现举例比较如下:
  东营话普通话
  圆圆脸(圆型脸) 圆圆的脸(脸很圆)
  长长瓜(长型瓜) 长长的瓜(瓜很长)
  个子精矮矮(√) 个子很矮矮(×)
  嘴唇大厚厚(√) 嘴唇很厚厚(×)
  很厚厚的嘴唇(×)
  厚厚的嘴唇(√)
  两者之间有三点区别:
  1.读音特点不同。
  东营话AA式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如:圆圆、长长等。普通话AA式中的第二个音节都不读轻声。
  2.组合特点不同。
  东营方言AA式之后不加助词“的”(如果加“的”,则AA式中第二音节就不能读轻声,这样就与普通话属同一类了),但可前加程度副词,如“精短短、大厚厚”等;而普通话AA式之后必须加“的”,加“的”之后前面就不能再加程度副词了,如可以说“圆圆的脸”,但不能说“很圆圆的脸”。
  3.表义特点不同。
  东营方言AA式本身不表程度的加深,而是对事物形态、特征、性状等进行客观描述,如“圆圆脸”只是说脸是圆型的,但并不强调“圆”的程度怎样,所以如果强调程度时应在前面加上一定的程度副词;普通话AA式本身表示的是程度的加深,如说“圆圆的脸”就是表示“脸很圆”的意思,所以前面不能再加表程度的副词。
  三非普遍性程度副词
  普通话中有普遍使用的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等,东营方言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常用的程度副词,如“刚kon53”、刚的kan5355ti”、“着实”、“诚tr”等。由于这些副词几乎可修饰任何形容词,我们称之为“普遍性程度副词”。
  东营方言还有一些只能修饰某类或某几个形容词的程度副词,与其他形容词则很难形成语义上的搭配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与形容词的组合缺乏普遍性,我们称之为“非普遍性程度副词”。大量非普遍性程度副词的存在是东营方言词法上的重要特点之一。
  东营方言中非普遍性程度副词与形容词的搭配情况有多种类型,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1.副词“乔”:
  “乔”所修饰的词语多含嫌弃义,加“乔”之后表示其程度有所加深。如:
  乔脏乔苦乔臭乔酸乔辣乔味儿(变质味) 乔擅乔腥气乔臊气乔辣气
  2.副词“精”:
  “精”多与表细小义的词语搭配,加“精”之后表示程度的加深。如:
  精小精小小精矮精矮矮精细精细细精短精短短精近精近近精浅精浅浅精窄精窄窄精嫩精嫩嫩
  3.副词“老、老么、大”:
  这三个副词多与表粗大义的词语搭配,如:
  老高老么高大高高老远老么远大远远老厚老么厚大厚厚老长老么长大长长老粗老么粗大粗粗老深老么深大深深老宽老么宽大宽宽
  4.副词“铮”:
  “铮”多与表亮丽义的词语搭配,如:
  铮明铮亮铮新铮平铮绿铮晴
  5.其他:
  焦:焦干、焦黄/ 胸:胸咸、嗣辣/ 生:生疼/ 稀:稀粘、稀脆/溜:溜酸、溜滑/棒:棒硬/崩:崩紧 /快:快冷、快热/镇:镇凉/
  黢:黢黑
  四指别词
  1.指别词“乜D,ia213/nia31”:
  指别词即通常说的指示代词。普通话只有两个基本的指别词“这”与“那”,“这”指近,“那”指远。由“这”与“那”再组合成多种复合的指别性词语,如“这里”与“那里”、“这样”与“那样”、“这些”与“那些”等。
  东营方言最基本的指别词有三个,比普通话多一个“乜”,读音有两种,有时读nia213,有时读Dia31。“乜”多数情况下指别的方位介于“这”与“那”之间,我们可把它看作是指中的指别词。如:
  “这是我的,那是你的,乜是他的。”
  (指近) (指远) (指中)
  “乜”有时也可指近、或指远,因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指别三个方位或三种情五词类活用
  东营方言的词类活用现象,多数为名词当形容词用,现举例如下:
  狼:常作“不仁不义”用。如:“这孩子真狼啊,连亲爹娘都不养!”
  畜类:常作“禽兽不如”用。如:“这家伙着实畜类啦!”
  牛:倔、不灵通。如:“这小厮太牛,谁也犟不过他!”
  草鸡:作“无能、服输、认孬”用。如:“要干就好好干,谁也不许说草鸡话!”
  脓包:作“懦弱、无能”用。如:“这人骨头太软,是个脓包!”
  瞎包:作“无能、一事无成”用。如:“你真瞎包,这么点小事就干不了!”
  鬼:常作“精明、狡猾”用。“这孩子真鬼呀,谁也哄(骗)不了他。”
  粘粥豆腐:常形容干事不利索。如:“这人好粘粥豆腐的,可别和他共事!”
  窟窿眼睛:常形容干疮百孔状。如:“你看这屋窟窿眼睛的,能住人吗?”

知识出处

东营区志

《东营区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0

本书分二十五篇,内容包括: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石油;城建环保;农业;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商业;财政、税务、金融;政党、政协;政务;公安、司法;军事;教育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