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明市民创建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13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文明市民创建活动
分类号: B824
页数: 1
页码: 653
摘要: 本文描述了利津县开展市文明用语活动,大力推行《市民文明用语》和东营市市民《十不守则》;在党政机关推行岗位职责和办事程序“双公开”制度;对企业进行评选文明服务员活动;在城区进行以提高现代城市意识为目标的思想教育。同时,开展美化环境活动,大搞城市卫生,实行门前“三包”、“门前挂牌制”。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乡规民约 利津县

内容

1986一1988年,结合争创“五好家庭”、“文明户”、“文明岗”活动,开展了创建文明市民活动。先后评选出一批“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最佳服务员、“三好”学生、好媳妇、好婆婆等优秀代表。
  1989-1993年,组织职工参加以爱岗敬业、技术练兵、职业道德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活动。评选出明星市民28人,优秀服务员100人。
  1995年起,先后在全县开展“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活动和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为目标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1998一1999年,在全县开展市文明用语活动,大力推行《市民文明用语》和东营市市民《十不守则》;在党政机关推行岗位职责和办事程序“双公开”制度;对企业进行评选文明服务员活动;在城区进行以提高现代城市意识为目标的思想教育。同时,开展美化环境活动,大搞城市卫生,实行门前“三包”、“门前挂牌制”。
  2000一2001年,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对模范市民、明星市民进行表彰,并建立文明市民档案。组织市民学习《文明公民读本》、《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参加“文明公民知识竞赛”和全市“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新事”评选活动。
  2002年县政府组织开展市民道德教育月活动和千人争做“文明利津人”签名活动。全县涌现出文明信用户817户,文明市民487名。
  附:利津县城镇市民道德规范:
  1热爱祖国,顾全大局,团结奋斗,建设利津
  2遵守纪律,维护秩序,见义勇为,弘扬正气
  3保护生态,绿化环境,热心公益,美化市容
  4品行端正,举止文明,礼貌宾客,友好热情
  5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尊师重教,提高素质
  6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助人为乐,扶贫帮困
  7爱岗敬业,秉公办事,勤奋工作,勇于创新
  8公道正派,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9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睦邻友好
  10强身健体,优生优育,移风易俗,生活文明
  利津居民十不守则:
  一、不乱扔乱倒二、不乱贴乱画三、不乱停乱放四、不乱搭乱建五、不随地吐痰六、不损坏公物七、不破坏绿化八、不乱穿马路九、不粗言秽语十、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