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唯一号: 151034020220000697
专题名称: 迎娶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22/001
起始页: 0914.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迎娶前,一般请执事(俗称“执喜”、“大老执”)操持迎娶事宜。执事由深谙人情世故、婚嫁礼仪、年高有德的长者担任。知近亲邻在娶日被邀帮忙。执事与喜主商定场面、收支后,司帐、帮厨、乐队、车轿、迎亲、安席、送客等,皆由执事统一安排调度。迎娶前要“安客”送请贴,乡村对至亲本家多送口信,对至亲中老弱妇孺往往用车驴去接。迎娶前两三日,要为新人“铺床”,铺床者由儿女俱全的大伯或叔公担当。铺后,由“小叔子”或侄子在新床上睡两夜,称“滚床”。迎娶前一日,向女家送去红棉袄裤、红盖头(即蒙脸红布)等“催妆衣”,男方门庭挂红结彩,贴双喜对联。娶日,亲朋好友登门志贺。有钱人家“大娶”,新郎挂红花,穿缎靴,戴礼帽,乘坐绿网“官轿”,前执旗锣伞扇,后拥相随人马,迎亲直至女家。女家为新婿十字披红,新郎拜辞岳父母后与新娘双方各自上轿。一般人家小娶,新郎只迎轿于自家门前或村口。花轿至门口,掩户杜之门外片刻,叫做对新娘“勒性”。花轿到,放鞭炮,去轿顶,进大门,“跨马鞍”,到院中,迎女客扶新娘出轿,安置椅上,将她抬到拜天地的香台前。有的铺红毡或红席,传席而进,让新娘脚不沾地,众人将麦鼓、红枣、花生等吉祥物撒向新娘。香台上燃香烛,置粮斗,摆托盘。司仪赞礼,一般程式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拜天地时,新人在拜完父母后,往往对在场的至亲长辈一一叩拜,随时接受“磕头礼”。新娘入洞房,拜过床公床母,升床朝一定方向坐下。迎女客“撒帐”,按一定方位依次撒红枣、栗子、麦数等,并伴唱撒帐歌,如“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新人进门来,高屋垫楼台,鸡鸣鹅鸭叫,麒麟送子来”。撒帐后,新郎为新娘挑去“蒙脸红”,新郎新娘饮“交心酒”,“喝开心面”。邻里少年,群入洞房,戏谑喧闹,俗谓“吵喜”、“闹房”。闹房不分辈份,称“三天里头没大小”。闹房多不伤大雅,但也有携新娘、扯钗环、脱鞋袜、出言低级、使主家徒唤奈何者。傍晚“送房”,迎女客把新郎送入洞房安歇,点燃“长命灯”及印有床公床母肖像的红纸,唱“送房歌”。同时送酒菜供新人畅饮。至子夜,尚有少男少女或嫂子、婶娘潜伏窗下“听房”的。俗谓“新婚之夜不说话,生了孩子要哑叭”。

知识出处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志》

枣庄市市中区,包括市区及周围11个乡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1985年人口32.8万人。市中区地处苏鲁豫皖之间,淮海地区中心地带,自古即为战略要地,“北负蒙峰,南控江淮,西走梁宋固济,充之屏障而东省之襟喉也”,实扼山东之南大门。枣庄市区屏障一北郊卓山姊妹峰,石壁削立,为震旦纪砂岩,南处北山大断层,与石炭纪煤系接触。卓山两峰,犹如一对忠诚的卫士,守卫着亿吨储量的鲁南煤城。卓山以南盆地藏煤炭,以东岗丘藏铁石,以北以西坡麓梨、枣、樱、植闻名遐迩。素以“质优色美”称著的枣庄煤炭,经百多年的大量采掘,至21世纪初其资源即近枯竭,但石灰石、铁矿石、铝矾土、焦宝石、白云岩等矿产藏量丰富,多为大中型矿床,发展建材、冶金、陶瓷工业具有巨大潜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