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图书馆
枣庄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枣庄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挑红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唯一号:
151034020220000224
专题名称:
挑红子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14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撒完帐,挑红子。原来新娘在娘家上轿前,用一块红布,四角缀上一枚铜钱,蒙在头上,俗称“蒙脸红子”,一直到拜完天地,新郎将其引入洞房,都不得取下。待撒完帐后,由大伯嫂用枰杆或擀面轴子把蒙脸红子挑下来搭在顶棚上,边挑边唱“蒙脸红,搭福棚,一年一个小学生”,连唱三遍。挑蒙脸红子人的资格,各地不一,境内北部多由女迎亲挑,南部各区由新郎挑。北部山区要挑三次才挑开,南部则一次挑开。新中国成立后,城镇青年结婚,新娘顶蒙脸红子之俗逐渐减少,但也有用红纱红帕披在肩上的,以示随俗。现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新娘顶蒙脸红子,只不过在上车或下车时象征性地顶一顶,待结婚典礼便露出庐山真面目。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枣庄生产贸易、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医疗保健、民间信仰、岁时节令、语言文学、民间游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