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天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唯一号: 151034020220000222
专题名称: 拜天地
其他名称: “结婚典礼”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13/001
起始页: 014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也叫“结婚典礼”,是结婚礼仪中较重要的程序。结婚典礼场面布置在院中香台前。过去农家堂屋门左边都有香台,是烧香祭祀天地神的地方。现在农家院中已不多,没有的,届时摆张八仙桌子代替,桌上蒙红纸或红布,香台上方墙上用红床单罩上,上贴“结婚典礼”四字,中间为红双喜,也有布置对联的:上联是“握手同行平等礼”,下联“并肩合唱幸福曲”。香台上燃红烛一对,中间用盛满红高梁的升作为香炉,意为“一生美满'有的是前放香炉,后面专放五谷杂粮的升,上放一杆秤,意为“秤平斗满”;也有的放一面铜镜,怕妖魔鬼怪趁机来受“香火”;还有的后面放一笼馒头。现在大部分置盆鲜花或瓶花点缀。结婚典礼由司仪主持,首先鸣炮奏乐,然后司仪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同人洞房”。新郎新娘毕恭毕敬,在前来看媳妇的众目睽睽之下,庄重行礼,然后由众人簇拥进入洞房。 过去,新娘被架到香台前,要举行换耳坠仪式,由女迎亲把新娘的耳坠取下,换上银耳环,边换边说:“取下坠,带上环,再想为闺女难上难。”然后新郎新娘男左女右,听从司仪口令行礼。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结婚典礼布置为:背景挂毛泽东主席像,手握毛主席语录本,夫妻合唱革命歌曲,改磕头为鞠躬。80年代后,结婚典礼又增加许多新内容,有向主婚人、证婚人鞠躬,向亲朋来宾致敬等条款,还有新人交换信物、新人介绍恋爱过程、主婚人讲话、来宾代表讲话等项目,有些内容形同虚设, 主要是闹闹笑话,活跃气氛。 婚礼毕,由大伯嫂从堂屋门口向外面的人群撒糖块、红枣、花生之类,后来以撒彩肩、放彩花代替。然后,新郎新娘手牵手入洞房或新郎将新娘抱入洞房。

知识出处

枣庄民俗

《枣庄民俗》

出版者:青岛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枣庄生产贸易、衣食住行、社会家庭、人生礼仪、医疗保健、民间信仰、岁时节令、语言文学、民间游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情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