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刺绣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唯一号: 151034020220000051
专题名称: 石榴刺绣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47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石榴是民间刺绣的常见题材,“六条手巾织得牢,织上石榴共樱桃。樱桃摘了上街卖,落得石榴枝上摇”,反映的就是石榴的刺绣生活。石榴在民间刺绣中的应用五花八门,从帽子花到枕顶花,从鞋垫到云肩,从荷包到腰包,从围脖到门帘,从兜肚到童帽,处处可见。甚至一些小件绣品也会直接做成石榴形状,如针扎。 至于石榴绣品的图案,则视应用场合而定。石榴绣品的应用场合,除了曰常生活,多为婚嫁,个别是用于士子科考。最能体现石榴刺绣特色的便是婚嫁,女儿出嫁一般都要陪送一对大红石榴枕。石榴枕成双成对,典型的是其中一个绣上“凤穿石榴”的图案,另一个绣上“龙戏莲花”的图案,意为早生贵子;还有的绣上“福寿三多”图案,意同剪纸,多子多福多寿;还有的将石榴与莲花组合,绣在衣服上或枕头上,喻“连生贵子”。为了祝福参加科举的士子一举成功,便有了一种特殊的刺绣,即将石榴与莲花、鹭鸶组合,绣在行囊、荷包或者帽子上,取石榴“子”意,莲谐音“连”,鸾谐音“路”,连起来便表示“子一路连科”。在枣庄,还有将石榴与蝴蝶、牡丹组合起来的绣法,且蝴蝶要绣在石榴的正上方,取直冲而下之势,意为“多子多福,福从天降,落在子上”。 在民间工艺中,除了石榴剪纸和石榴刺绣外,还有石榴年画。当地有一种非常常见的“榴开百子”毛方子年画,年画中两个胖娃娃作掰石榴状,因此也俗叫“胖娃娃”,专门在婚嫁时贴在炕头上或灯窝子上,寓意十分吉祥。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