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与生育礼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唯一号: 151034020220000047
专题名称: 石榴与生育礼俗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475.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石榴既代表多子,又能与其他物品组成吉祥用语,所以它在生育礼俗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形成了-系列石榴祈子风俗、石榴贺子风俗、石榴佑子风俗。 石榴祈子风俗。祈子贯穿于新婚生活的始终,石榴籽粒众多,象征子孙兴旺,所以用石榴祈子非常贴切。在婚礼仪式中,就有很多用石榴祈子的暗示,在新房案头放上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张贴或互赠“榴开百子”的年画,新人头枕石榴大红枕,新娘穿戴石榴红肚兜,于袖中怀揣大石榴等,都含有这种意思。在石榴祈子风俗中,最典型的就是送石榴灯的风俗,即农历正月十五这天,娘家人给刚出嫁的女儿送石榴灯。石榴灯,因其形似裂开的石楷而得名,而且上面要做上一个站立的小孩子,此俗意在祝愿出嫁的女儿早为夫家传宗接代。 石楷贺子风俗。石榴意多子多福,且能与寿桃、佛手组合,预示福寿双全或多子多福多寿,寓意非常吉祥,所以也是庆贺生子仪式上的重要道具。在枣庄,庆贺生子的仪式最隆重的就是过满月和抓周。这两个仪式,亲朋好友都要到场庆贺,尤其是孩子的至亲,如姑姑、舅舅、姨姨、姥姥等,他们不但不能缺席,还要赠送重要的礼品,比如长命锁、童鞋童帽、被子等。其中就有一种绣有石榴、桃、佛手“三多”图案的童帽,这种帽子既寓意主家多子多福多寿,又预示小孩长大后福寿双全。石榴锁,最常见的是“三多”锁,寓意同“三多”童帽,有的再加绘上九支如意,在祝福主家或孩子多福多寿的同时,还要祝福他们事事如意。还有一种福寿锁,锁的一面是石榴,另一面是寿桃,意为福寿双全。有的还要镌刻 “连中三元”字样,寄托对孩子的期望。 石榴佑子习俗。用石榴佑子的习俗来自于枣庄人根深蒂固的“留住”、“留下”的观念。因为在历史上枣庄是动乱区域,秦汉以来,大大小小的战争无一不波及鲁南,又由于地理上的原因,这里处于游击区,群众称之为“滑地”,没有一支军队或一个临时政权在此久驻。而且每“拉一次锯”,就有许多百姓丧生。所以乡民对留住政权、留住生命的愿望特别强烈,尤其是留住孩子。新中国成立前,鲁南地区新生儿死亡率较高,百姓特别希望刚生下来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能够留下来。石榴的“榴”谐音“留”,恰好迎合了乡民的这种心理,这就有了一种专门为新生儿做的护身符兜肚,以示对孩子的福佑,那就是“一个石榴九个桃,阎王小鬼抓不着”。兜肚正中央绣一个大石榴,周围绣九个桃子,取石榴的谐音“留”,桃子的谐音“逃”,意为“一个留住,九个逃脱”,当然这个逃脱不是逃跑的意思,而是逃脱鬼魅的魔爪,寓意非常吉祥。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