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唯一号: 151034020220000045
专题名称: 石榴皮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047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石榴皮含有单宁,利于着色,所以它是鞣革、印染不可缺少的原料。宋代周密的《志雅堂杂钞》曾记载,碾工描玉,用石榴皮汁着色不脱。古籍《广群芳谱》也曾记载:“凡使榴皮根叶,弗犯铁器,不计干湿,皆以水浆浸一夜,取出用之,水如墨汁。”靠着偌大一个石榴园,再加上勤俭节约的传统,枣庄用石榴皮染布曾风靡一时。当地曾有过这样的传统:夏天,最好是三伏天,把石榴皮放在水里浸泡沤制,再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得越热越好。再把白布放在水里浸湿,然后放在铁水(铁水是随便用一块铁泡制而成的,像锄头、镰刀头、铁锹头、钉子等都可以,放在沙盆、沙缸或猪食槽中)里揉揉,再放在石榴皮水里揉,揉遍之后,趁湿用池塘淤泥抹在布上,然后抖落抖落,晾干。晾干之后再重复上述步骤,白布就染成了青布。如果染的颜色不均匀,像老鼠皮一样花一块青一块,还可以重复浸染直到染好为止。微山湖、丰县、沛县等不产石榴的地方,百姓纷纷高价购买石榴皮染布。但是,石榴皮很贵,一斤皮就能换一尺白布。所以,山亭红山峪村曾发生过这样有趣的事情: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户田姓人家拥有一片10多亩的石榴园,石榴成熟后,发动全村人来吃石榴,最后石榴没吃了,把籽粒掏空,留下皮晒干出售。®现在,每到石榴成熟季节,仍可见到百姓在门口晾晒石榴皮,当然,现在不再用于染布,大多用于入药。用石榴皮染布的做法还被吸收到军队染军装用,新中国成立前驻扎在苍山县(枣庄东)大炉老区的一一五师八路军,他们的黄军装就是用石榴皮染成的。

知识出处

枣庄文化通览

《枣庄文化通览》

《山东区域文化通览》(18卷,以下简称《通览》)是在山东省政协领导 下,省、市政协合作,组织全省300余名学者共同完成的大型文化学术工程, 此书的编纂和出版是对全省文化资源的大整理,是对山东文化面貌的大展 现,也是对各区域文化研究的大推动。为弘扬齐鲁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当代 先进文化;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也为国 内外更好地了解山东,推动山东改革开放作出了新贡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