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唯一号: 151034020210000223
专题名称: 纸币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445.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自民国十七年发行流通纸币,时官桥境内流通的纸币有山东地方币、法币、土杂钞、日伪货币、北海币、人民币。民国十七年(1928年张宗昌主政山东时,由山东省银行发行库券;韩复榘主政山东时,由山东民生银行、山东平市官钱局发行纸币。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公布了《法币政策实施办法》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又称“农民银行”)三大银行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1942年,国民党政府发行“美金券”,1元美金券折法币20元,当时市面两种货币并存通行。1948年通货膨胀,法币贬值,国民党政府又发行“金元券”,当时两元券兑换银元壹元,壹元金券兑换法币3万元。不久金元券因印刷太多,同样贬值,出现通货膨胀。清末和民闽期间,滕县除流行“官票”外,官桥镇辖区的商家也发行纸币,同市场官币同值,称之为:“地方票” 或“乡票”。日军在中国建立“中国联合储备银行”,发行40多种版面的票币,美其名曰“金票”,群众称之为“伪钞”,强制推行使用,借以掠夺中国人民的物质财富,致使大量物质流入日本。日本投降,伪钞成为废纸,人民深受其害。中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为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扩大商品交流,抵制敌伪币入侵,于1937年在革命根据地掖县建立北海银行,发行“北海币”。1942年,北海银行在滕县设立机构后,东部山区流通“北海币”。1945年末,官桥境内流通“北海币”。194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华北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官桥镇境内开始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纸币,简称“人民币”(后称旧人民币>。1955年3月1日起,官桥镇境内开始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新人民币,同时收回旧人民币,新币壹元兑换旧币1万元。1980年4月15日,发行伍拾元、100元大面额人民币。1999年,又发行一种面值20元纸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已发行5套人民币,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除外),目前流通的是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