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唯一号: 151034020210000178
专题名称: 地瓜
文件路径: 1510/01/object/PDF/151010020210000007/001
起始页: 0301.pdf
专题类型: 粮食

专题描述

学名“白薯、红薯、甘薯、番稗”等,俗称“芋头”。原产南美洲、墨西哥、哥伦比亚。1736年(清•乾隆元年),传到滕县各地。因产量高,茎叶均可食用,很快大面积种植。抗日战争时期,又传入日本品种短秧团瓜,产量高,含淀粉多,后称“胜利百号”。解放前,地瓜种植面积较大,采取起垅或平地种植,有春地瓜、夏地瓜之分,春地瓜生长期将近半年,夏地瓜为4个月。1949年后,地瓜种植面积又有扩大,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合作化后,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回龙火坑”育苗法,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春地瓜提倡适时早栽,民谚有“宁栽霜打头,不栽立夏后”之说。开沟复垅,施肥浇水,合理密植,毎亩2000~3000棵。夏地瓜抢时栽,每亩2500~3000棵,中耕锄草,雨后翮秧,亩产鲜地瓜1000千克(折瓜干250千克)。20世纪60年代,推广“闷烟火炕”育苗法,硫酸亚铁浸种,赛力散浸苗,适当密植,每亩2400~3000棵,改翮秧为提秧(因翻秧不利地瓜生长)。产量达到亩产鲜地瓜1000~125〇千克(折瓜干300千克〉。地瓜增产经验:适时早栽;改翻秧为提秧,因翻秧茎蔓损失量大,减产10%~20%,改提秧可增产10%;及时摘顶心,防止茎蔓徒长;叶面喷肥,在地瓜块根膨大时分别用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深液和200倍的米醋深液喷施,亩喷60~65千克,增产400千克以上。1980年后,由于小麦逐渐成了主食,地瓜种植量越来越少,只在零星地作少量种植。

知识出处

官桥镇志

《官桥镇志》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官桥镇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是全国及山东省先进文化乡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盛世修志,志载春秋。史志是记载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作为官桥镇志的编纂,汇集了上下七千年的文明史.记述了百年以来的创业史、发展史,系统的记载了官桥镇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政法、文教卫生、风土民情,融地方性、时代性、科学性为一体。特别是把古薛文明单列一编,突出了地域释部了解宫桥人文历史的教科书、研究官桥镇情的资料库,她不仅是官桥镇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官桥镇美好未来的明镜。

阅读